有些孩子一旦陌生人靠近就喜歡打人、咬人,這是孩子應激行為的反映,長此以往,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很多家長都為此感到頭疼,那么當孩子出現這種怪異行為的時候,家長應該怎么做呢?下面是教育青少年的學校的小編帶來的建議。
首先,家長幫孩子建立安全感。
家長要明白,孩子打人、咬人并非是一種暴力行為,而是一種處于自我保護的本能,由于孩子和別的小朋友之間沒有建立好安全感,所以當別的小朋友到他的身邊的時候,孩子會覺得受到了威脅,然后主動進攻。所以,教育青少年的學校建議家長需要幫孩子建立安全感,其實,孩子的安全感大多都來源于自己的父母,所以家長可以主動教孩子去交朋友。例如:家長可以準備一些禮物或者零食,要孩子帶去學校和別的小朋友分享,幫助孩子主動去建立新的友情。
其次,家長與孩子進行溝通。
有時候孩子只是想讓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家長卻不讓做,他也會用打的方式來解決,他的想法本沒有錯誤,只是不想被打擾。但是他這一舉動是不好的,教育青少年的學校認為家長需要加強孩子的語言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叫他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家長需要對孩子進行教育,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需要家長及時進行引導。并且家長可以告知孩子這樣做的后果,與孩子進行溝通。
最后,家長要反思自己的行為。
當孩子在家里面犯錯誤,家長可能會打罵孩子,孩子看見身邊的大人有相似的行為,所以會把這樣的待遇強加到別人身上。所以教育青少年的學校建議家長要反思自己的行為,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家長切不可使用武力手段來解決。
無論怎樣,父母都應把握一個原則,就是一定讓孩子知道家人是愛他的,他永遠都是好孩子,對事不對人,一時行為不對,不能說孩子就壞,要讓孩子去學會慢慢改變。以上就是教育青少年的學校小編帶來的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下一篇:心理特訓學校矯正孩子的異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