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發現孩子偷錢說謊時,家長一定要反思自身教育方式哪里出了問題,并及時的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偷錢說謊屢教不改怎么辦。
1、必須給孩子適度的零花錢。
很多家長總是認為:“小屁孩兒要什么零花錢?吃飽喝足了,花錢不是浪費嗎?”還有的家長認為:“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已經比我們小時候好太多了,生活在這么幸福的時代,哪里還需要零花錢?”有的家長認為:“把錢給孩子了,他就去買垃圾食品、三無產品,這不等于害了孩子嗎?”
事實上,學齡前兒童其實就已經形成了消費意識,他們已經清楚地知道錢是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曦曦媽認為,從孩子上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們就應該適度地給孩子零花錢了。
一方面,在手機支付格外便捷的今天,孩子們對人民幣的認識已經落后了很多。尤其是在孩子上一年級學習人民幣的換算時,很多孩子都是懵的,因為平日里接觸人民幣的幾率太少了。從這個層面上說,給孩子零花錢,能夠促使孩子對人民幣的換算掌握得更加牢固。
另一方面,給孩子零花錢的過程,就是滿足孩子適度消費欲望的過程。為什么孩子會出現偷錢的情況?因為孩子想要某個東西卻得不到,所以只能出此下策。也即是說,孩子偷錢的本質是自己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或者說是自己的需求不可能被父母滿足。
2、讓孩子吃掙錢的苦,遠比打罵有效。
面對孩子偷錢的行為,很多家長都意識到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所以為了證明這個壞習慣很嚴重,家長總是習慣通過無盡的數落和暴力來解決此事,希望能夠以此震懾住孩子。但這樣的做法,好像一直是收效甚微,又或者說這樣的做法,對一部分孩子有用,而對大部分孩子來說卻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一旦孩子在嘗到了偷錢的甜頭后,往往是很難收手的。因為孩子認為這是一種快速滿足自己需求的途徑,不像平日里問父母要一個小東西,也得被批評指責很久。所以當家長發現得不夠及時,孩子偷錢的頻率不僅會提升,連數額也會不斷地加大。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學學抖音上那些因為貪玩不愿意上學的孩子,被父母領著風雨無阻、暴曬著撿礦泉水瓶的例子。只有讓孩子明白掙錢的辛苦,孩子才會對鋪張浪費和偷錢有一種更為深刻的認識。
3、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
歸根結底,孩子偷錢都是沒有建立正確的金錢觀而導致的。什么東西必須買,什么東西沒有必要買,什么東西完全不用買,這都是孩子必須要捋清的。
如何幫助孩子形成這樣的意識呢?曦曦媽是這樣做的:每次去超市之前,我在家里都會跟女兒講明白我們此行的目的是什么。比如,買佐料,買日用品,買菜等等。到了超市后,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孩子肯定也有想要帶回家的零食或者物件。對此,我在出門之前也會告訴孩子,只能買一樣東西,且價格不能過高。
偶爾孩子也會對價格很高的商品念念不忘,這時我會鼓勵她,把零花錢存起來,就能購買到自己心儀的商品。這個積累的過程,其實也是教會孩子學會等待的過程。
孩子,是一個十萬個為什么的構成體,她會問:“媽媽,為什么我們要買菜呢?為什么我們不買其他的呢?”這個時候或許很多家長會嫌孩子話多,太吵,而我則會耐心地告訴孩子:“因為家里沒有菜了,已經不能解決我們吃的需求了,所以必須要來購買。但是其他物品,好像目前家里都不太缺,所以暫時是沒有購買必要的。”
再比如,很多孩子比較倔強,明明家里有一模一樣的玩具,可在超市那一瞬間,孩子就想馬上玩上。于是乎哭鬧、在地上打滾也就成了常事兒。這個時候,佛系的家長選擇無視,急躁的家長就選擇暴力相待。對此,曦曦媽認為我應該耐心地告訴孩子為什么我們不能購買,只有讓孩子過了自己心里的這個坎,孩子才能心甘情愿地收斂自己的無理取鬧。
1、首先家長要明白孩子為什么要偷錢,孩子是第一次偷錢嗎,孩子偷錢是想干嘛,單純的自己想偷錢還是有別的原因?孩子是否已經形成了偷錢的惡習而自己沒有發覺?
2、也有孩子是因為受人脅迫沒有辦法才會偷錢,這時候家長如果上來就打罵反而是冤枉了孩子。先明白孩子偷錢的真正原因。如果孩子撒謊不肯說或者干脆不承認,家長要先表明自己不會打罵只是想了解原因的態度,讓孩子跟家長敞開心扉。
對于孩子的教育,很多時候家長的責任更大,因此在發現問題時,家長不要一味的責怪,而應該去審視自己。以上就是關于孩子偷錢說謊屢教不改怎么辦的一些看法,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