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孩子撒謊,很多父母可能會十分緊張,總認為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但實際上父母不需要過度擔憂,只需要去把握孩子撒謊的心理,通過正確的方法去教育孩子誠實,就能輕松糾正孩子撒謊的不良習慣。
很多孩子愛撒謊,其實背后是有很多心理原因導致的,父母需要深入挖掘,以便及時糾正孩子撒謊的行為。
1、撒謊才能達到目的
愛說謊的孩子雖然不討人喜歡,但是卻總能騙到糖吃,孩子從這件事情上得到過好處,以后就會變本加厲,因為他們知道直接說出理由,父母肯定不會同意,比如說不想上學,想吃兩個冰淇淋等等,在一系列父母不允許做的事情上,孩子只能是通過耍點小聰明來達到目的了。
父母遇到這種情況,其實應該要耐心地聽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引導他們說出真相,找到問題的根源才比較好對癥下藥,讓孩子明白以后任何事情都可以跟父母商量,不用采取說謊的方式。
2、為了掩蓋羞恥心
現在每個家庭的富裕程度都不同,孩子私下里自然會攀比吃喝玩樂的東西,有的孩子出于保護自己羞恥心的緣故,維護自己的面子,如果不吹噓下自己,會被朋友看不起,于是就開始說謊。
父母可以這樣教育這類孩子,自己沒擁有的事物,要靠自己努力爭取,吹牛誰都會,但是謊言總有一天會被朋友揭穿,到時候更加沒面子,待人接物講究的是以誠相待,你的朋友一定能夠理解你。
3、逃避責任,保護自己
當孩子發現有些事情是“我知道而爸爸媽媽不知道”的時候,說明他們自我意識已經萌芽了,思維開始發展,越聰明的孩子,撒的謊就越高明,最典型的就是孩子說自己“不在場”,還證明得有模有樣,那照這么說,其實父母知道孩子開始學撒謊反而應該高興才對。
不過還是要拆穿孩子的謊言,不能讓孩子養成逃避責任的毛病,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做錯事最好的彌補方法是坦誠,而不是撒謊,說出實情,起碼還能得到原諒,而說謊則是錯上加錯。
4、缺乏安全感,只為得到父母關注
有一類說謊的小孩比較可憐,他們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愛才決定用說謊這樣的方式,他們的本質并不壞,甚至可以說他們的心非常善良,他們說的都是一些“美麗的謊言”。
比如說有的留守兒童,父母在外打工,一年見不到幾次,如果騙父母說自己生了場病,爸爸媽媽肯定會趕回家來陪自己。這樣的孩子,父母怎么舍得打罵,只能多抽出時間與他們溝通,安撫好他們的情緒,讓他們感受多一點父母的愛。
撒謊其實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會帶來很多方面的負面影響,很多愛撒謊的孩子往往很難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1、養成干什么事都說謊的毛病
小孩子喜歡說謊,說一段時間就不能輕易的改掉,這個時候就形成了說謊的壞毛病,嚴重的時候還會危害到別人。
比如有人需要你的作證,可是你因為喜歡說謊,于是沒有發揮自己是證人的作用,著急被你澄清自己清白的人,竟白白蒙受了冤。
2、影響自己的人際交往
人性是喜歡做利于自己的事的,當然,在交往朋友的時候也會交一些對自己有好處的朋友,至少是不會傷害到自己。
但一個喜歡說謊的人,當別人知道他喜歡說謊,第一個反應就是也許自己也經常被他騙,這是一種很不好的心理感受,他們的潛意識一直告訴他們,遠離這個喜歡騙自己的人,因為不利己。
3、變成那種連自己都討厭的人
一個人喜歡說謊,而且一直在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一定有過改掉的認識,可是這個時候,真的很難改掉,因為人想變好的時候真的很難,所以內心知道說謊不好而習慣卻很難改變。
這種差距不由得讓他們失落,從而討厭愛說謊的自己,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愛自己,那么誰還會愛他們呢?說謊帶來的弊端一定是大于它的優勢的,基本上也沒有什么好處而言,所以一定不要說謊。
面對愛撒謊的孩子,家長要保持耐心、細心、愛心,需要通過掌握科學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引導他們改正撒謊的習慣。
1、理解、接納
對于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出現的幻想型的撒謊,這是孩子這個階段特有的發展特征,家長無需過度緊張,給孩子貼上“撒謊”的標簽,或者急于去糾正孩子的“錯誤”。
家長只需理解孩子的特征、平靜自在地面對孩子,和平常的語言一樣給與孩子自然的回應:“哦,是嗎?你騎著恐龍去森林啦?”
2、認可需求、積極關注
對于攀比型的撒謊,首先要理解孩子有可能感受到了不被關注、不被認可,因此期望用這樣的方式獲得關注和認可。
家長應該中午回答:“嗯,這個鉛筆盒很好看是吧,你愿意給我展示-個你現在就帶著的你很喜歡的文具嗎?”
3、正確看待錯誤、關注解決問題
面對孩子的錯誤,家長正確的態度是:把錯誤當成學習的好機會。引導孩子從錯誤中來學習,找到應對錯誤的方法,關注點放在如何解決問題,培養孩子的成長性思維模式。
說謊不是天性,想改掉還是很容易的,當然這不是說說謊的孩子就是壞孩子,說謊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可是改掉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沒有人喜歡被欺騙。
愛撒謊的孩子并非無藥可救,家長們可以通過很多科學的方法去教育引導孩子改正這個不良習慣。以上就是關于愛撒謊的孩子是什么心理的全部內容,感謝閱讀!
上一篇:12歲孩子撒謊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