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7孩子老是偷東西怎么教育屢教不改原來是方法沒用對
當家長發現孩子偷東西時,家長不要用“是不是你偷的?”這種語氣來質問孩子,因為家長在這樣質問時,說明家長心里已經有了答案,只是在尋找證據論證罷了。接下來小編就來跟各位家長朋友們說說孩子老是偷東西怎么教育。
家長對于孩子老是偷東西的問題,不恰當的應對方式反而會傷害孩子,也會因為大人的錯誤處理而讓事情變得更糟糕,下面就來詳細聊聊怎樣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
1、了解事情來龍去脈及偷東西動機
家長發現東西不見時,第一反應不是急著讓孩子承認是他拿的,而是先穩定情緒,不要帶著情緒思考和處理問題。因為帶著情緒只會讓自己面目猙獰。
家長整理好心情后應該單獨和孩子談談,詢問孩子是不是有什么想要的東西,爸爸媽媽沒有滿足他呢?也要告知孩子偷東西不見了的事實,切忌一上來就質問孩子是不是他偷的,這只會讓孩子感到害怕。
2、鼓勵孩子承認錯誤
家長要告訴孩子,做錯事不要緊,關鍵是要勇于承認錯誤,承認錯誤才是勇敢的好孩子。孩子的勇敢是最寶貴的品質,父母不會因為孩子知錯就改而責罰孩子,而是會表揚孩子這種敢于承擔責任,不逃避責任的行為。
3、滿足孩子合理需求
同時,孩子故意偷東西,肯定是孩子有什么難言之隱。家長要耐心詢問孩子的需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滿足孩子,讓孩子不會有所遺憾。同時,父母也要教導孩子偷東西成癮的危害,舉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說給孩子聽。
家長很有必要了解孩子老是偷東西的原因,只有了解原因,了解孩子偷東西的動機,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避免再犯。
1、想法得不到父母支持
有些孩子偷東西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家里不給孩子買,但孩子又很想擁有,苦求無果時就會趁人不注意時把東西偷偷占為己有。在追問孩子時,孩子甚至沒有偷的概念,只是自己拿過來的而已。
2、孩子想獲取關注
有的孩子從小到大都很乖,也不用父母操心。實際上,孩子的內心很渴求關注,于是想著自己犯個小錯誤,拿點別人的東西,父母就會多關心多關注自己一點。這樣的心理讓孩子敢于冒險,尋求到期待的關注。
3、孩子虛榮心作祟
一些孩子從小就受到家里人的寵愛,幾乎到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地步。當孩子得不到滿足時,但是又渴望與同伴進行攀比,仿佛沒得到那樣東西,內心有無數只小貓在抓一樣,于是“奮不顧身”將東西偷過來據為己有。
家長要知道,第一次發現孩子偷東西就需要對孩子進行好好教育,不然小時偷針,大來偷金,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下面就來看看孩子老是偷東西會帶來什么后果。
1、孩子謊話連篇
孩子的盜竊通常是伴隨著撒謊而發生的。這是因為偷東西的事實需要用合理的理由來掩蓋,孩子得手的機會多了,說謊話會越來越圓滑,說得讓人真假難辨。久而久之,他們的偷竊手段越來越高明,也會變得謊話連篇。
2、孩子失去周圍人信任
當周圍人都傳開孩子是偷東西的慣犯時,其他人都會提防著孩子,不會與之交往和深交。特別是沒有證據卻又吃過虧的人更加不愿意相信孩子了,孩子就會變得“孤立無援”。
3、誘發違法犯罪
當某些孩子一次次嘗到偷東西的甜頭以后,孩子更加不愿意收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終究有一天,盜竊上癮的孩子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慘重的代價。
總之,家長對于孩子偷東西的行為一定要防微杜漸,堅決制止這種不良習慣的發生,家長要采取科學的方法引導教育孩子,讓孩子回歸正途。以上就是孩子老是偷東西怎么教育的相關內容,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