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過:孩子偷的不是東西,而是尋找一個人。越是“偷”東西的孩子,越是想得到的是父母的疼愛,而不是懲罰。今天,小編就來和各位家長朋友們聊聊怎么管教偷東西的孩子。
家長面對偷東西的孩子,如果帶著尊重和好奇去聆聽孩子的想法,孩子會覺得父母理解自己,會為父母打開自己內心世界的大門。
1、杜絕呵斥責罵
當孩子出現偷拿行為時,家長不能由著性子對孩子大吼打罵,這只會讓孩子給孩子心靈帶來創傷,讓孩子產生罪惡感。家長應該先冷靜下來,不要急著揭發孩子的謊言,更不能大肆宣揚孩子的這種偷竊行為。家長應該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拿東西的原因,再對癥下藥,幫助孩子及時解決問題。
2、給孩子說明偷拿危害
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偷拿別人東西這個行為是不對的,因為別人找不到東西會很著急,就像自己心愛的玩具被別人拿了,但是自己又不知道,自己也會很著急很失落,這種感受是一樣的。,況且,如果經常拿別人的東西,別人就會提防不信任他們。
3、關注孩子心靈成長
家長平時要給到孩子合理數目的零花錢,與孩子溝通消費問題。同時,平時也要多關愛孩子,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引導孩子結交積極上進的好朋友,不能跟狐朋狗友混在一起,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靈成長。
如果孩子總是抱著僥幸心理去偷偷摸摸,而家長也毫不在意,放任不管的話,這很容易導致孩子走上不歸路,養成惡習。下面詳細聊聊孩子偷東西的危害。
1、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如果孩子總是貪圖便宜,總喜歡順手牽羊,孩子的偷摸行為只會越來越頻繁,他們會越來越縱欲,公開盜竊搶劫,最后鋃鐺入獄。
2、引發心理疾病
他們偷東西時,實際上內心也是非?;炭植话驳?,他們在偷偷摸摸盜竊時,心理高度緊張,偷完又害怕被發現,從而導致名譽掃地,會造成身體上內分泌失調,埋下疾病的禍根。
3、助長社會不良風氣
當孩子總是偷竊時,特別是一些查不出來的事情多了,他們的僥幸心理就會加重,變得頻繁作案,加重社會不良風氣。
在解決孩子偷東西的問題之前,最好先弄清楚孩子偷東西的原因,家長才能把控事情的來龍去脈,正確引導教育好孩子。
1、孩子物權意識淡漠
當孩子還小時,對于人的物權意識是沒有太多概念的,雖然他們也知道拿別人東西是不對的,但是由于內心很渴望擁有這樣東西,于是孩子決定鋌而走險,但是孩子心里還是覺得自己錯也就只錯在去拿別人的東西,而不是偷別人的。
2、孩子引發他人關注
還有的孩子實際上在物質上面也能夠得到很好的滿足,但是孩子還是想去偷東西。這是因為家長忽略了孩子,孩子想通過偷東西來引發家長的關注,讓家長能夠在意他們,關心他們的生活。
3、虛榮心作祟
有的孩子自控力比較差,但是內心的虛榮心又很強烈,他們渴望去炫耀,渴望擁有別人正擁有的東西,知道跟父母要,父母不會給,于是他們就通過自己的方式去獲取,來滿足自己的驕傲心。
總之,家長對于孩子的成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家長只有逐一化解,才會修正好孩子的品行。以上就是怎么管教偷東西的孩子的相關內容,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