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年幼的時候雖然有了規則意識,但是孩子出于一些原因還是會選擇去偷拿別人的東西,家長應該找到孩子偷竊的根源,才有利于問題的解決。今天,新起點教育叛逆學校就來談談孩子愛撒謊偷東西怎么處理。
孩子撒謊和偷東西的行為常常是伴隨的,孩子也想通過一些行為來掩飾自己的心虛,家長有必要了解孩子這樣的心理特征。
1、了解孩子偷竊動機
家長不要動不動對孩子就是一頓責罰,家長的隨意發泄情緒只會讓孩子更加膽怯,不愿意說出真相。因此,家長應該溫和對待孩子,了解孩子的動機,聽聽孩子對于這件事的解釋,教育的態度要溫和要誠懇。
2、不要給孩子貼小偷標簽
孩子年幼偷東西的行為是不能與大人的偷東西行為相提并論的。輕易對孩子下“偷”的定義,孩子就會變得自卑,今后的心理健康發展受到影響。家長應該讓孩子認識到不管出于什么樣的目的,亂拿別人的東西始終是不對的,讓孩子換位思考,體驗如果自己的東西未征得自己同意就會拿走,自己也會很著急。
3、讓孩子歸還物品
家長要培養敢于知錯能改的孩子,讓孩子勇敢一點,只要承認錯誤,同樣還是好孩子,要表揚和肯定孩子歸還物品的行為,而不是是為了尊嚴和面子,偷偷歸還。
孩子在生活中會受到各種事物的影響和熏陶,加上孩子的模仿能力較強,孩子就很容易發生偷竊行為,下面具體來說說孩子偷東西的原因。
1、受到周圍環境影響
如果孩子的父母也有偷東西、貪小便宜的前科,孩子也會想著不要白不要,潛意識想順走別人的東西。孩子還會受到同伴的影響,大家一起作案,偷走別人的東西。
2、心理健康問題
孩子如果在年幼時經歷過家庭的重大變故,例如說父母離婚、家庭重組、失去至親等,或者孩子患上抑郁癥等精神疾病等,孩子也有可能偷竊來應對心理問題。
3、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還有的孩子內心很清楚父母不同意給他們買一些東西,孩子的需求父母不會同意,孩子就會用自己的方式來滿足需求。
很多孩子之所以偷竊的行為越演越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對,于是孩子重蹈覆轍,下面來談談面對孩子偷東西,家長的一些錯誤做法。
1、對孩子放任不管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很無所謂,不會及時糾正孩子不良的行為習慣,讓孩子自由發揮,放任不管多了,孩子身上已經養成了很多惡習。
2、縱容孩子的習慣
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有的家長總是寵溺孩子,認為孩子長大以后,自然就會學好變好,殊不知,孩子的行為習慣都是一天天養成的。家長的放任不管正在培養一個小偷。
3、粗暴打罵
家長總是打罵孩子,認為棍棒出好人,而不是充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給孩子辯解和說出真相的機會,這樣很容易讓孩子蒙受冤屈。
總之,家長對于孩子一定要循循善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孩子從心底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健康快樂地茁壯成長。以上就是對于孩子愛撒謊偷東西怎么處理的一點看法,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