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5-13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的攀比跟家庭教育息息相關,當發現孩子攀比時,家長應該反思自己。那么我們就來聊聊孩子老是攀比怎么辦。
1、我覺得孩子愛攀比跟家庭教育有關,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要什么就給買什么,父母的溺愛給了孩子攀比的條件。
2、反過來想攀比并不都是壞事,比如在學習上攀比,你追我趕,不服輸這種我們是提倡支持的。如果是別人有什么我就要有什么這種攀比是要不得的,買東西就要買自己喜歡的,自己需要的,而不是說別人有的我就要有。
3、告訴孩子愛攀比是不對的,爸爸媽媽養家掙錢很辛苦,需要的東西我們一定滿足你,但沒必要買的東西我們可以不買,多和孩子溝通,相信他們會理解父母的
4、孩子會攀比,是因為那個環境大家都在攀比,這是人的從眾心理,這個也可能和家長從小給他的教育方式有關。家長經常在家里面說這個人買了什么服裝,那個人買了什么鞋子,這個人找了多少錢,那個人有一個有錢的老爹,這些觀念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應該從小對孩子教育自己獨立自主,沒有誰可以給他依靠,今后前程自己闖!
5、還可以讓他看下老少邊窮地區孩子們的現狀,比他差的孩子多的很,讓他杜絕攀比想法,最后說父母沒有條件和別人家攀比,自己不努力,沒人可以幫他!也無爹可坑!
1、不必忌諱談錢,引導孩子發現物質外的閃光點有這樣一個笑話:“我媽晚上開寶馬接我回家,你媽開的什么車?”一個6歲總會向同班同學如此炫耀。我爸爸以前也開的寶馬,不過最近換了輛賓利,他說這個更洋氣些。終于有一天,另一個孩子回了他一句。
追求物質并不是件壞事,家長不必忌諱和孩子談錢。孩子向往更好的事物也是正常現象。如果孩子提出超出家庭情況的物質攀比,家長切忌粗暴拒絕,這會讓孩子產生更嚴重的逆反心理。父母應該平等地和孩子交流,詢問他為什么想要這種東西,同時分析家里的情況,擬定一個計劃,希望在他的參與下和父母一起來實現目標。
如果孩子在人際交往上出現“嫌貧愛富”的情況,那么家長則要教孩子在金錢之外,從多方面發現一個人的閃光點,比如道德、能力等。
2、應該賞識適度,家長老師別把夸贊當“口頭禪”對孩子而言,他們很難忍受自己被“忽視”,因此,先后順序上要他先,被表揚要他更多,老師家長會很為難。小孩年齡越小,越難客觀評價自己,往往通過被別人的夸贊中找到存在感。當孩子被夸獎慣了,虛榮心就會膨脹無度,在自我認識能力上出現偏差。
因此,作為家長或老師贊美孩子應該賞識適度,別把夸贊當“口頭禪”。一是,表揚一定要務實、恰如其分,不能過度。二是,少當著孩子的面給他評功擺好,因為這會無形中助長孩子逞強的毛病。
3、轉移焦點,別對失敗“就事論事”孩子經常會出現不接受比誰差,用過激行為逃避現實。有位家長說,她的孩子考試總是第一名,但某一次,成績變成了第二名,孩子就悄悄地把第一名的試卷給撕了。孩子受挫折、受委屈后,攻擊性會變強。面對一個失敗的結果,作為家長、老師,切忌不能“就事論事”。
如果家長也只重視結果,成年人給孩子的反饋會讓他遭受更大的打擊。這時候要幫助孩子轉移關注焦點,尋找達到結果的過程中他做得還不錯的地方。其實家長、老師不是只重結果,孩子的這種“害怕失敗”的情緒就會極大緩解。
孩子愛攀比是一個不良的習慣,家長需要進行及時的引導和教育。以上就是關于孩子老是攀比怎么辦的一些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