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5-13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中國式家庭最大的問題就是對孩子的嬌慣和寵溺,導致小孩很容易情緒失控,性情暴躁。那么我們就來聊聊孩子經常情緒失控這個問題。
1、首先,安慰孩子
當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我們要像孩子表達我們的安慰。我們可以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安慰孩子,蹲下來,用溫柔的眼神與孩子對視,或是擁抱住孩子,撫摸孩子的背后。讓孩子知道我們和他在一起。
2、其次,接受孩子的情緒
孩子發生情緒失控的時候,情緒的種類可能是多種的,而我們父母首要的就是辨別出孩子的情緒屬于哪種類別,是屬于焦躁、憤怒還是屬于其他。
辯識之后,我們要對孩子的情緒表示理解,并安慰孩子,可以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恨難過,媽媽懂你,也會一直陪伴你。"與孩子共情的表達會讓孩子感到安全感。
3、再次,傾聽孩子
當孩子在向我們表達他的心理與情緒時,我們家長要用心傾聽,不要輕易打斷孩子的話。全身心投入孩子的話語中,用心體會孩子的心聲。
4、最后,反射孩子表達的內容
我們在用心傾聽了孩子的話之后,還需要將這些話反饋給孩子,讓孩子知道我們在用心的聽他們,也在理解他們的心情,他不是一個人,他擁有我們的愛與關注。
我們家長與孩子建立情感連接的步驟就是表達安慰、認同、傾聽、反射的過程。其目地就是為了告訴孩子,無論孩子有什么樣的情緒,我們都愛他們,會永遠與他們在一起。
1、對孩子情感隔離
所謂情感隔離,就是任由孩子哭鬧,自己絕對不上去主動安慰。他們面對孩子的情緒,通常都是帶著一副冷淡,不參與的面孔。無論孩子怎么撒潑,怎么哭鬧,自己就是不管。
這樣的做法有什么壞處呢?最大的壞處就是在自己與孩子之間筑起了一道厚厚的隔離墻,將自己保護起來,遠離孩子不良的情緒體驗,以防被傷到。
2、家長暴力應對
習慣采用暴力應對孩子情緒失控的父母,大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脾氣暴躁,容易情緒化。在面對一些不好的事情時,情緒波動比較大,面對孩子的哭鬧,脾氣更容易上來。看見孩子哭鬧,自己一不順心就用暴力解決孩子的情緒,企圖通過暴力讓孩子安靜。
生活在暴力中的孩子,不僅要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帶來的影響,還要承受家長的批評與責罵,他們幾乎不會感受到溫暖。
3、家長以自己的心情為標準,對孩子忽冷忽熱
有一些家長雖叫家長,卻不具有家長該有的心態。當自己心情好的時候,面對孩子情緒失控,可能會溫柔的抱抱、安慰他們。當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看到孩子哭鬧,自己也火冒三丈,要么"眼不看為凈",自己遠離哭鬧的孩子,讓孩子哭個夠,要么分分鐘炸毛,對孩子一頓打。
面對孩子情緒失控,如果用錯誤的方法解決了孩子的情緒失控,也只是暫時性的解決。
并且這種解決是表面上的,并沒有進入孩子的內心,連接孩子內心的"渴望"。這是因為家長并沒有明白孩子為什么突然情緒失控,陰晴不定。
處于情緒失控的孩子,需要我們父母的解救,家長要幫助孩子走出情緒的漩渦,引導孩子進行情緒管理。以上就是關于孩子經常情緒失控的一些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