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5-18TA幫助家長解決了 917條親子問題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一些不良行為習慣時,家長要對孩子進行耐心的引導,告訴孩子道理。那么我們就來聊聊孩子愛撒謊拿別人東西怎么辦。
1、承擔責任,積極認錯
孩子拿人家的東西,就要敢于承擔責任。自己犯的錯,自己去面對。拿什么東西,還回去。如果已經用了,那就照價賠償。這是最基本的。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做錯事情,是需要承擔后果的。在孩子未成年的時候,我們家長也要負責。
孩子之所以拿別人的東西,是孩子自己喜歡也想擁有,而撒謊就是怕家長讓還回去
拿東西本身就不對,還撒謊就錯上加錯。要讓孩子知錯就改,以后不要撒謊。
2、家長處事的態度要堅定
我們家長的態度,決定孩子以后的行為。
我們家長態度要堅定,明確這樣的行為很不好。孩子意識到自己犯錯誤的嚴重性,保證以后不要犯此類錯誤。
為什么說我們家長的態度很重要呢?講個故事,這個故事很多人小時候也聽過:
“小時偷針,長大偷金”。有兩戶人家,各自有一個聰明的兒子。這兩個孩子年紀相仿,成天在一起玩耍。一天貨郎挑著貨擔來賣貨,好多人都圍上去,去挑選自己需要的物品。這兩個小孩也去了。
他們看見貨郎的箱子上放著一包針,而貨郎正在給大人講其他的物品,兩人心照不宣的拿走了這包針。回家路上兩人把針分了,各自拿回家了。
回家后,一位男孩高興地給媽媽看,自己拿回這么多針,媽媽問這針哪來的?孩子看著媽媽很生氣,就說是撿來的。媽媽還是不相信,從哪能撿來這么多一樣大小的針?
在媽媽的追問下,孩子只好如實回答這針是偷來的。媽媽拿著針,擰著孩子的耳朵,去找貨郎賠禮道歉去了。媽媽告訴孩子,不能偷,更不能撒謊。從那以后這個孩子就發奮讀書,做個好孩子。
而另外一位媽媽見到孩子拿回來的針,很高興。也問孩子這針哪來的,孩子說撿來的。媽媽說孩子真懂事,還知道撿回來給媽媽用。媽媽還給孩子做了一頓好吃的。
孩子得到了媽媽的表揚,獎勵后,越來越喜歡從外面給家里拿東西了。每次回來撒謊各種理由,而媽媽呢每次都是贊賞孩子。
兩個孩子逐漸長大成人,第一個孩子當上了一名法官,而第二個孩子卻因為偷盜入獄。兩個孩子小時候的一個舉動,讓他們走上了兩種不同的人生。
為什么兩個孩子走向兩種不同的人生呢?兩位媽媽的教育方式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說我們家長的態度很重要,決定孩子的人生方向。
古語有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家長教導孩子要從小做正確的事。
3、我們家長自我反思
孩子為什么會拿別人的東西呢?是我們對孩子的關懷不夠,是不是我們太忙,和孩子交流的機會太少呢?
孩子為什么會撒謊呢?是不是孩子很想要某個東西,而我們沒有及時滿足?孩子多次想要某個玩具,我們一再拒絕呢?孩子怕自己偷拿東西,如實告知我們后,要受責罰,才會撒謊呢?
我們反思下,是不是我們平時對孩子太嚴厲了,適當地延遲滿足孩子,也要及時滿足孩子。通過孩子的錯誤,我們也及時調整自己的育兒方式,
1、多數家長都曾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孩子偷拿家里的錢,對其質問還進行撒謊,也一些家長在面對這樣的事情的事情的時,總氣不打一處來,對孩子打罵,可事情不但沒得到解決,反而之前的親子關系還變得疏遠,讓很多家長不知道該怎么去解決。
2、相信很多人也曾干過這樣的事情,小時候為了收集卡片,或買一些玩具,就會去偷拿家長的錢,雖然當時得到滿足,但事后卻擔驚受怕,生怕被家長發現,做事總是小心翼翼,可家長總會發現的,發現之后就是一頓責罵,對其進行一系列的思想教育,雖然當時能起到一段時間的作用,但下次還會去做這樣的事情。
3、很多家長也都知道,打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可總是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忍不住對其進行打罵,目的都是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健健康康的成長。
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對孩子來說是不起作用的,家長一旦不能很好的控制好教訓的力度,還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讓他們對父母產生一種負面情緒,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4、很多時候孩子偷錢都是對物質的缺乏,從家長那里得不到滿足,就會產生偷錢的現象。我朋友家孩子今年十五歲了,而他們家卻從來沒發生過孩子偷錢的現象,孩子生活得到滿足,不缺乏任何東西。
假如當孩子想要一個東西時,都會主動去與父母進行溝通,說出自己的理由,這時他們就會適當的滿足孩子。
5、當然并不是孩子想要,他們就會給予滿足,當他們感覺這件東西對孩子沒有任何作用時,就不會對其滿足,并會及時與孩子溝通,孩子也不會哭鬧。
他們家長零錢全部就放在抽屜里,孩子也不會去偷拿買一些東西,甚至就連早上拿錢買早餐剩下的錢,孩子也會主動的讓在抽屜里,不會自己留著花,因為他不缺乏一些物質上的東西。
在孩子成長中,總會遇到各種問題,我們家長和孩子一起面對,育兒育己,孩子成長中,我們家長也在成長中。以上就是關于孩子愛撒謊拿別人東西怎么辦的一些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孩子愛撒謊愛偷錢
下一篇:孩子愛撒謊偷拿別人東西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