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5-20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偷錢撒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用錯誤的教育方法把孩子往更錯的路上帶。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拿了錢還撒謊怎么辦。
1、告訴孩子,偷錢是錯誤的行為
無論孩子出于什么樣的心,有什么樣的原因,犯錯了就是犯錯了,該有的教育一定要有。但是,批評的時候不可以觸犯自尊,得就事論事。
2、學會和孩子談錢
很多孩子大手大腳地花錢,完全是出于對金錢的數額沒有正確的觀念。他們只知道他們要買的東西是什么價格,卻不知道父母為了這些錢需要付出多少勞動。
有些時候,跟孩子講道理,不如帶孩子去實踐一次。之前泰國的一位媽媽就給了一個很好的示范。她干脆幫孩子請了一天假,帶著他去撿垃圾!他們沿著馬路去撿塑料瓶。開始的時候這孩子還挺興奮,可是沒過多久就喊累了。
但是媽媽仍然堅定地帶著他走了3.5公里,撿了一小袋空瓶子,換了2泰銖(約合人民幣0.4元)。就算只賺了2泰銖,孩子也很高興。不過他還是表示,走不動了。他說:“媽媽,我們可以坐公交車回家嗎?”媽媽:“坐公交車一個人要10泰銖,你有錢嗎?”沒有辦法,他只好跟媽媽一起往回走。
這個時候,孩子看到了冰淇淋店。孩子:“媽媽,我想吃冰淇淋。”媽媽:“冰淇淋要5泰銖,我們錢夠嗎?”又走了一段路之后,到了餐廳門口。孩子:“媽媽,我想吃燕麥。”媽媽:“去買嗎?15泰銖。”孩子:“媽媽,我錢不夠,我要回家。”媽媽:“累了?”兒子:“好累,好熱,我想上學,我要回家。”
3、給孩子一個可以掙額外零花錢的機會
孩子有花錢的需要不可怕,但是孩子有花錢的需要卻沒有合理的掙錢途徑很可怕。孩子產生對金錢的需求,這其實是人成長過程的必經之路。
家長處理得好,還可以借此鼓勵孩子學會理財,學會健康的金錢觀和價值觀,學會一分付出一分收獲。但如果家長處理得不好,孩子則有可能變成一個對金錢極其渴望卻求之不得的人。試想一下,一個孩子進入這樣的狀態意味著什么呢?
孩子需要花錢,家長可以首先了解一下,他/她想花錢做什么?如果要求完全合理,家長應當免費自助。比如說買價格正常的玩具、本子、文具等;如果孩子的要求家長并不贊同,但是卻不是完全不可理喻。
比如孩子想要買奢侈的玩具/衣服/手機等。這時候,家長可以退讓一步,給孩子一個掙錢的途徑,讓他用自己的努力去換想要的東西;如果孩子要的東西完全不靠譜,比如需要抽煙喝酒瞎折騰,一定要堅決制止并引導教育。
1、創造良好的氛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是孩子說實話的前提條件。揭穿孩子的謊言,一定要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
在這個氛圍中,父母要讓孩子意識到:說實話,是沒有危險的;即使做錯了,也沒有危險,只要肯承認錯誤,父母還會像以前一樣愛他。當孩子知道自己說實話沒有壞處之后,他也就愿意主動說出事情的真相了。
2、給孩子保留尊嚴。不要當著其他人的面揭穿孩子的謊言,尤其不要在孩子朋友的面前指責他或者訓斥他。
父母最好找一個合適的時機、正式的場景,與孩子進行交談,比如拿錢做什么了,為什么不告訴家人等;當孩子因為害怕懲罰而不敢說實話時,父母要適當放低姿態,引導孩子主動承認錯誤。
3、對孩子進行適度處罰。當孩子勇敢地說出實話之后,父母要及時對孩子的誠實行為和品質做出肯定,進行正向強化。同時,還要讓孩子明白,說實話比撒謊更容易解決問題,因為如果說了一次謊,就需要用多次的謊言來掩蓋最初的謊言。
如果犯了錯誤還要說謊,則要加重處罰,并明確地告訴他,之所以處罰他,并不是因為他犯了錯,而是因為他犯了錯之后,還利用謊言,企圖蒙混過關,讓孩子明白真正受處罰的原因,這樣孩子才會心服口服。
4、孩子拿錢,是不是因為平時對孩子的錢管理過嚴,或者孩子想買自己需要的東西時,手頭沒有錢;或者孩子看到其他同學都有錢,而自己沒有錢等。需要弄清孩子拿錢的真正原因,然后引導孩子對錢進行正確管理。
孩子出現撒謊偷錢屢教不改的問題主要是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從小衣來張口,飯來張手,當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只能撒謊偷錢來滿足自己了。作為家長應該深刻反思。以上就是關于孩子拿了錢還撒謊怎么辦的一些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孩子老是偷錢說謊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拿錢撒謊怎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