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06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自私的孩子是最需要家長引導的,光靠孩子是很難認識到自己行為的不恰當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自私的孩子怎么教育。
1、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實踐分享
在家里,在和別的小朋友交往中,家長都應該實踐分享的理念。家里的好食物,所有家庭成員都要分享,與小朋友在一起玩,玩具和食物都一人一份,以此讓孩子養成這樣的理念--
“食物和玩具不是專屬我一個人的”。用行動證明分享是快樂的
日常生活中要引導孩子將他的食物和玩具分給家人或別的小朋友,并且要讓他知道,分享食物或玩具,會讓大家快樂。如,孩子在吃或者在玩玩具,父母可以要求參與其中,并且表現得非常高興,也要向他表示感謝。長此以往,孩子們會明白,與他人分享食物和玩具是快樂的事情。
2、平時要以平常心對待孩子,切勿寵溺
家里好吃的,好玩的,父母都應該與孩子分享,讓孩子學會先考慮爺爺、媽奶,再考慮父母,最后再想到自己。讓孩子明白,父母和爺爺奶奶都是長輩,應該得到孩子的尊敬和優先考慮。
3、讓孩子參與家庭勞動
父母應讓孩子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洗衣、拖地、做飯,在實際鍛煉中體會父母的辛勞,自然會對父母多一份關懷與體貼。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
父母可以帶孩子參觀自己的工作單位,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怎樣辛辛苦苦地工作的。父母可以利用孩子過生日,家人一起聊天的時候,告訴孩子自己在養育他們的過程中花費的心血與汗水,讓孩子體會父母對他們的愛。該批評的時候就要去批評孩子
很多時候愛子心切,捧在手心怕摔著含在嘴里怕化了,更舍不得批評孩子了。其實如果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不去批評制止的話,孩子便不認為自己的行為失當,也就沒有了這樣做是不對的一種認識。
4、家長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互相關心、愛護,尤其要多孝敬長輩,給孩子樹立模仿的榜樣,長此以往,同樣的品質和行為方式就會再現于孩子身上。
家庭教育中的百依百順、嬌寵溺愛,就是步入了誤區,并且,由溺愛培養起來的怠惰、自私、驕橫、無能的品格,必然影響到孩子的學校和社會生活。希望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要多留心,多觀察,要有耐心、愛心。
處理孩子的所謂問題時,要把握其基本法則:對孩子要有信心,在示范中言傳身教,在生活上潛移默化,在互動間耳濡目染,在朝朝暮暮中放手孩子走出的迷霧。
1、一個家庭中肯定不只小孩一人,可以在餐桌上告訴孩子長輩沒有動筷子你就不可以動,或者家里有某個長輩因為有事不能按時回家吃飯,這是當著孩子的面在吃飯之前把一部分飯菜撥出來留給沒回來的人。這都是在引導孩子學會為他人考慮,不能光顧自己。
2、家里面要打掃衛生或者準備飯菜等一些家務,千萬不要告訴孩子“寶貝,你不需要干任何活,你只需要學習讀書好就行”。說這樣的話一,會讓孩子認為他學業上取得的成績跟你們無關,都是他自己的功勞;二,家庭責任感意識薄弱,會讓他體會不到一家人的力量,同時,也不利于培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所以,能力范圍內的家務要適當讓孩子做,也是在體現他在家庭中的價值感。
3、家里面新買了什么好吃的水果零食甚至比較稀罕的東西時,一定的要讓孩子先拿給家里人吃,如果分到最后孩子都沒有了,你就告訴孩子你下回再給他買,買更多一點(當然,你最好一定要兌現你的承諾,那樣他會更愿意更放心的去分享給別人吃)。
4、小伙伴之間玩玩具時,告訴孩子學會分享就可以玩好幾種玩具,不分享就只能玩一種,即1加1大于2的心態。
5、父母自身也要做好,言傳身教勝過一切說教。如果父母本身都具備這些品質,完全不用擔心孩子長大后會自私。
孩子自私如果不盡早的糾正過來,對于孩子今后的發展是沒有好處的。以上就是關于自私的孩子怎么教育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自私的孩子怎么辦
下一篇:自私的孩子怎么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