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07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情緒不穩定的原因不盡相同,但是控制孩子情緒的方法就那么幾個,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小孩子情緒不穩定易怒怎么辦。
1、正確回應孩子不要硬碰硬
在孩子生氣的時候,我們大人也難免會跟孩子一起生氣。但是孩子生氣是因為某件事情生氣,而我們生氣是因為孩子一直在生氣。
當孩子生氣的時候,我們不要去跟孩子生氣,我們應該去回應孩子。我們要告訴孩子,我們已經知道孩子在生氣了,并且詢問孩子生氣的原因,讓孩子把生氣的感覺說出來,孩子就會好很多,我們要找到一個正確的釋放的窗口,然后我們才會覺得自己做的非常好。
自己的情緒沒有那么激烈,孩子也是這樣,我們要讓孩子把他的感覺說出來。孩子會認為我們已經知道了,并且我們要跟孩子談心,讓孩子知道不要這么生氣,生氣是對身體有害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去找解決這件問題的辦法,而不是一昧的生氣。
2、練習表達控制情緒
這句話不能理解,就是讓孩子練習表達、控制情緒。讓孩子練習一下表達、控制情緒的方法。首先就是要讓孩子學會表達情緒,把自己的情緒情感說出來。
自己的心里會特別好受,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感覺,孩子也是不例外的。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控制情緒,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們要做情緒的主人,我們要控制情緒,而不是讓情緒左右我們的行為。
控制情緒對于孩子來說是比較難的,因為孩子經歷的事情還少,他們有一些事情不懂得怎樣去處理。
所以這時候我們家長就要發揮到一個特別大的作用,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去控制他們的情緒,幫助他們讓他們的情緒恢復平靜,只有當孩子心情平靜了才會去想解決的辦法,才會變得理智。
3、教孩子冷靜、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氣了并沒有什么用,生氣了我們也要教孩子冷靜,讓孩子冷靜下來才能去解決問題。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懂,但是這句話我們最好自己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教孩子。
因為如果孩子還在早教班或者由父母帶孩子的時候,孩子的接受能力還不太強。所以這個方法是有一定的年齡階段的,我們可以在孩子三至六歲的時候教孩子。
1、父母要幫助孩子認識情緒
如果說孩子的哭和笑是與生俱來的,那么加深對于這些情緒的體驗則需要后天的培養和實踐。有的小孩子看到媽媽哭會上前去給她擦眼淚,能有這個舉動,說明他差不多能理解了這是一種悲傷的行為,讓人感到不快。
而有的孩子看到小伙伴皺著眉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那很可能是小伙伴非常厭煩了。家長要幫助孩子認識到各種情緒,比如憤怒、悲傷、喜悅、恐懼,通過繪本閱讀和看動畫片等形式,都可以加深孩子對情緒的理解和認識,在日常生活中也應多加引導。
2、父母要教孩子學會正確表達情緒
對于小孩子來說,讓他馬上就會像大人一樣合理地表達情緒有些困難,這需要家長多加培養。當孩子不滿摔東西的時候,家長不能縱容,而是應該明確地告訴他這是不對的,你有情緒可以,但是不要傷害到他人,也不能以這種粗暴的形式來表達情緒。
如果只是以上這步,那就是和孩子空講道理了。家長應引導孩子合理發泄掉不良的情緒,讓良好的情緒得以適度表達,不要大悲大喜。教會孩子通過繪畫或運動等,來排解掉不好的情緒,掌握好情緒表達的界限。
3、家長要做到和孩子共情
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簽,比如孩子受欺負了不敢聲張,家長就說“窩囊廢”,孩子發脾氣亂砸東西,家長情急之下給娃定義為“暴力狂”,孩子愛面子,別人說兩句就掉眼淚了,家長趕緊說“林黛玉”,這些諷刺的話并不會有助于孩子排解情緒。
共情能力,就是能對孩子的處境感同身受,將心比心。有的時候小孩子的行為的確很讓人生氣,但家長一定要先控制好情緒,學會和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情緒,并愿意站到和他統一戰線來看問題和解決問題。
很多時候家長管理的都不是孩子的情緒,而是孩子本身。比如孩子不小心摔壞了玩具,心疼地哭了起來,家長撿起來把壞玩具扔了,說給孩子買個新的,結果孩子哭得更兇了。
在這個場景中,家長想做的只是讓孩子停止哭泣,而沒有幫助孩子處理好情緒,因為他心疼的不是玩具,而是寄托在這個玩具上的感情。
家長需要明白為何自家孩子總是大哭大鬧發脾氣,了解好原因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管理情緒。以上就是關于小孩子情緒不穩定易怒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孩子情緒失控怎么處理
下一篇:孩子總是愛哭發脾氣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