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07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自私對于孩子的成長而言,是不健康的心理,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改掉這個壞毛病。那么我們就來談談怎樣改掉孩子自私的毛病。
1、平時多引導孩子孝順老人
小孩子在與爺爺奶奶相處的過程中,長輩們會特別寵愛孩子,滿足他們的一切需求,導致孩子自私,父母在平時需要教導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孝順老人。在出門的時候,例如公交車上,地鐵上,父母要教導孩子向老人家讓座。
在家里吃飯的時候,父母要教導孩子先讓爺爺奶奶吃飯,在散步的時候攙扶著爺爺奶奶。這樣的良好教育會讓你的孩子修養(yǎng)更高,以后也不會變成自私狹隘的人。
2、讓孩子知道后果
給孩子指出他的自私之處,他此時的感受并不能算得上是后果。然而,如果他不能夠改變他的自私,就應該讓他知道這樣的后果會怎樣。“既然你不能為你哥哥著想一下,你自己也沒有權(quán)利坐沙發(fā)了,去找個別的地方坐下來看電視吧。”甚至你可以取消他看電視的資格。但是,請記住,這種后果僅僅是針對他的自私,僅僅適用于這種情況下。
3、多和小朋友接觸
要給小孩子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多出去與別的小朋友接觸,通過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可以讓孩子了解到,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分享,讓孩子變得不再自私。
1、首先要下決心不再把孩子置于家庭中至高無上的地位
改變一貫遷就縱容的做法。但是靠“強制”和“打罵”等機暴方法迫使他就范也是不行的。正確的做法是:第一要逐漸教育孩子知道他在家中不僅有權(quán)利而且還有義務,培養(yǎng)他的責任感。如家庭中應給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
開始可以對他說:“今天爸爸不在家,你有勁,吃飯前要幫媽媽把桌子椅子擺好”。等爸爸回來,媽媽要有意識地肯定孩子的服務,當然,爸爸也要對他的良好行為表示欣慰。
以后再慢慢把任務固定下來,讓孩子和全家一起分工合作,如規(guī)定每天由媽媽做飯,爸爸收拾屋子,吃飯前由孩子擺桌椅碗筷等。這樣做會使孩子意識到自己在家庭中有他的責任。
2、要逐漸教育孩子懂得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平等關系,學會正確待人。
這里家長的榜樣作用極大,如父母之間、家長之間關系要融洽。例如:媽媽下班回來時,爸爸可以對孩子說:“你媽媽累了,好孩子,快幫她拿拖鞋來”。
而媽媽當然要表示感謝。使孩子在實際助人的活動中,體驗到愉快。若是誰做錯了事,彼此能互相原諒,如飯做糊了,媽媽表示抱歉時,爸爸卻說:“都怪我沒有注意提醒你,糊飯一樣吃,沒有關系”。
孩子在成人的榜樣作用下,也會學著寬厚待人,肯于承認錯誤。家長之間產(chǎn)生不同意見時,在孩子面前,要克制自己。如果,總是大吵大鬧,甚至一方老是肆無忌憚地壓制對方,他所見到的人際關系就是如此,你能責怪孩子“從哪兒學來的壞毛病”嗎?
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一定需要家長用心打造,讓孩子在健康和諧的家庭氛圍里面長大。以上就是關于怎樣改掉孩子自私的毛病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怎樣教育孩子不自私
下一篇:怎樣改變孩子自私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