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07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的自私通常和父母的教育有關系,孩子并不是生來就自私的,是后天養成的,家長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那么就來談談怎樣改掉孩子的自私行為。
1、讓孩子學會分享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對于他們來說,因為從小就沒有兄弟姐妹的陪伴,所以他們也沒有與別人分享的習慣,家里所有的玩具都是自己的,爸媽的寵愛也只圍繞著自己,所以寶寶容易有自私的行為。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爸媽也可以充當孩子的玩伴,平時多跟孩子交流,引導孩子跟自己分享玩具,還可以給孩子觀看一些教育類動畫短片和圖書,讓孩子更好的理解與人相處的模式,學會與人分享。
2、鼓勵孩子交朋友
有些孩子在外很自私,但是對于自己的父母,卻表現的很大方。這可能是因為寶寶平時接觸的人太少了,看似自私的表現,實際上是孩子對自身的一種保護,所以會對不熟悉的人表現出一種警戒的狀態。
對于孩子的這種情況,最好的做法就是鼓勵他們多交朋友,孩子在結交朋友期間,不僅能學到怎么與他人相處,而且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一舉兩得。
3、不對孩子過度寵愛
大部分孩子自私的表現,都跟父母脫不了關系。寶寶不是生下來就具備個人性格的,都是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父母和環境的影響,最終形成各種各樣的性格。
如果家長對孩子過于寵溺,平時輕易滿足孩子的要求,還對孩子特殊對待,時間久了孩子就容易變得越來越自私,要想改變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注意平時不要刻意關注和偏袒孩子。
學會與人分享是孩子成長路上很重要的一步,家長一定要重視,如果發現孩子性格自私,也不要急于批評,而是要找到原因,從根源上幫助孩子糾正自私的行為。
1、不要無條件滿足孩子的需求
我們在去超市購物之前,要和孩子商量好,當然讓孩子參與購物預算會更好。比如,通常只允許孩子買一個他想買的玩具或零食。
2、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盡量不要給孩子特殊待遇,合理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與其他成員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3、讓孩子懂得“社會交換”
欲望是滋生自私的溫床,心中有無止境的欲望,自私便很容易產生。其實說到底,我們做什么事情,不是為了讓自己高興呢?
就算是助人,也是助人“為樂”,并不是真的完全無私奉獻的。如果助人很痛苦,還去不停地助人,我們會說這人心理不健康。
孩子的自私是可以規避的,家長要學會引導孩子分享感恩,而不是縱容。以上就是關于怎樣改掉孩子的自私行為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