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07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自私的養成和家庭教育脫不了干系,父母需要對孩子負責,引導孩子塑造健康的心理。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怎樣培養孩子不自私。
1、創造分享的家庭氛圍。
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合理滿足需求。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與其他成員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如果孩子獨占喜愛的食物,家長就要把食物拿過來公平地分開,不能再放任不管。一開始,孩子可能會大哭大鬧或苦苦哀求,但家長絕不能讓步,一定要堅持到底。如果有一次妥協,孩子就知道下次有機可乘,
所以,家長要有狠心、恒心和耐心及堅持到底的決心。
2、家長要做出好榜樣。
家庭教育中的百依百順,嬌寵溺愛,就是步入了誤區,并且,由溺愛培養起來的怠惰、自私、驕橫、無能的品格,必然影響到孩子的學校和社會生活。
父母自身應以身作則。有一則笑話,一對夫婦對兒子千般呵護,而對父母萬般挑剔,某一天,這對夫婦對父母的惡劣態度被兒子看到了,其子大聲叫喊,“我記住了。",其父母問他記住了什么,其子說“我記住了你們怎樣對待祖父母,看我長大后怎樣收拾你們。",父母啞然,可見身正影不斜是何等重要的。
3、培養良好的交往意識。
要讓孩子學會享受時應首先考慮長輩,就餐時,好菜要先挾給長輩吃,舒服的位置讓給長輩坐:別人為自己服務要表示感謝:別人不便時,應盡可能提供幫助,逐步體會到幫助,關心別人是愉快的。
此外,要鼓勵孩子多參加合作性的游戲活動,幫助孩子認識自私是不受人歡迎的行為,指導孩子在玩中感受尊重、幫助、謙讓別人的樂趣,并學會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情緒。
4、切莫把他置于只享受。
欲望是滋生自私的根由,欲望的無止境,自私便隨之而生。對兒童,家長切莫把他詈干只享受,滿足欲望,而不履行義務的特殊地位,要讓他們懂得欲望的滿足和履行義務是同等重要。
如有好吃的,不是獨自一個享用,而是主動與他人分享,在家務上,則常常想到自己應該幫父母干點什么。這樣,孩子才會養成尊重長者,關心別人的習慣,而不會事事只想到自己。
1、一方面是兒童有天生的利己傾向。
“自私”的行為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生物身上。為了生存或者是更好地生存,他們占有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這是所有生物包括人類為了適應生活環境而與生俱來的本能。
2、其實對于3歲之前的寶貝來說,他們是沒有“德性”的,無所謂“性本善”或者“性本惡”,他們的特點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觀察和認識世界,還不會觀察和考慮別人的需要,因此對于三歲以前的寶寶,父母大可不必給孩子扣上“自私”這頂帽子;
3、另一方面,自私的形成也是父母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錯誤教育所造成的?,F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祖輩和父母眾星捧月的態度,助長了孩子的獨占欲,強化了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教育孩子是整個家庭的大事,父母之間統一好戰線,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耐心糾正。以上就是關于怎樣培養孩子不自私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怎樣教育自私自利的孩子
下一篇:小孩子自私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