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08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攀比情況也越來越嚴重,不光是大人相互攀比,孩子也會攀比,造成攀比的原因有很多,想要孩子改變這種心理,就得講究方法。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初中孩子攀比如何教育。
1、進行傳統美德教育
用革命偉人、社會名人、成功人士在新的好生活的條件下,是如何保持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美德的。
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偉人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故事;四川攀枝花社區勤儉樸素、專為他人的先進人物王澤昌的事跡;“十佳”美德少年王書君等勤儉節約、刻苦學習的的事跡。
2、憶苦思甜教育
把父輩母輩及祖上勤儉持家、艱苦樸素的生活和建設家園的奮斗史講述出來,讓孩子們受到感染得到啟發教育。從而達到改掉追捧名星、攀比高大帥等不切實際的虛榮偽滿心理和奢望的目的。
3、訪貧問苦
利用節假日攜著兒女帶著必需的干食品、白溫開水、換洗衣物等食用品,特地赴貧困老區、邊遠山區、落后農村進行訪貧問苦。達到啟發教育孩子們知足報恩獻愛心的目的。
4、勵志書籍
每到孩子生日、每逢春節等有紀念意義的特殊日子,贈送一本勵志青年成長成才的書籍,豐富孩子的書屋,讓書中的奮進不狂的人物使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5、時不時在孩子書桌、臥室及飯桌顯要墻壁上掛著、替換勵志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有意無意地讓其受到啟迪。
如:“一個人可以非常清貧、困頓、低微,但是不可以沒有夢想。只要夢想一天,只要夢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變自己的處境。”(奧普拉)“人生難得是青春,要學湯銘日日新。但囑加鞭須趁早,莫拋歲月負雙親。”
1、優越感
其實人人都有攀比心理,但要看是否是嚴重的攀比心理,有攀比心理的人一般都是想要追求自己的優越感,想讓別人注意到自己。
其實稍微有點攀比心并不是多大的事情,這種心理利用好了,可以促進孩子的學習,讓她們把攀比心用到學習成績上面去,也可以給自己創造優越感,但是嚴重的攀比心理必須制止,這就需要家長多教育了。
2、家長溺愛
現在很多的價值都拿孩子當寶貝,因為很多家庭基本只有一個或者兩個孩子,每次孩子看到所想要的東西時總會給孩子去買,當孩子看到別人有的東西肯定希望自己也有,這都是家長溺愛原因導致的。
家長要知道給孩子買東西并不是愛他的表現,這樣會讓孩子對消費沒有概念,覺得買東西的錢是很容易得到的,這時候一定要改變孩子的消費觀,作為家長也需要給自己的孩子做好榜樣。
3、家長影響
要知道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孩子和家長在一塊的想處時間是最多的,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其實攀比之風并不應該在孩子身上出現,很多孩子都是受家長的影響,不少家長本身就喜歡攀比,比如在朋友圈曬各種東西,這都是互相攀比的表現,也難怪孩子受到影響。
想要改變孩子的攀比心理,家長就要做好榜樣,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教育孩子。以上就是關于初中孩子攀比如何教育的看法,感謝閱讀!
上一篇:怎樣教育孩子不要和別人攀比
下一篇:孩子攀比家長該如何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