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08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的情緒就像是一個定時炸彈,是不是的就爆發一次。那么我們就來聊聊當孩子情緒失控時,怎么處理。
1、家長以身作則
孩子喜歡發脾氣的表現有部分是從家長身上學來的,家長應該反省自身,如果有情緒控制能力不足的情緒,首先應該加以改正,在孩子面前盡量少發脾氣。
有情緒的時候應該先冷靜下來,沉著應對,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在生氣之前先冷靜一下,家長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能有效減少孩子情緒失控亂發脾氣的情況。
2、換一種溝通方式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家長不應該一味指責孩子,應該及時幫助孩子疏通不良情緒,可以換一種溝通方式和孩子交流。例如孩子因為玩玩具受到阻礙生氣的把玩具到處亂丟時。
家長們不要跟孩子說:“快把玩具撿起來。”可以這樣跟孩子說:”寶寶不喜歡這些玩具了嗎?這樣亂丟玩具玩具可是很痛的哦。
“前一種溝通方式會讓孩子更加生氣,后一種溝通方式孩子會冷靜下來思考剛才的行為是不是不對,不良情緒也能有所改善。
再比如孩子因為沒有得到某樣自己很喜歡的東西而情緒失控,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公共場合,因為家長沒有給孩子買玩具買零食而大聲哭鬧。很多家長在這種情況下會感覺很丟人。
對孩子大聲呵斥到:”哭什么哭,不走就不要你了。”孩子聽到后只會哭鬧得更厲害,家長可以換一種方式告訴孩子:“這些玩具和零食家里已經買了很多了,省下來的這些錢是不是可以去買一些別的你喜歡的東西呢,你看你一直哭,媽媽怎么跟你好好商量。”孩子的哭鬧會有所減少,等孩子冷靜下來后再跟孩子協商。
3、教會孩子情緒管理
家長不只需要在孩子情緒失控時幫助孩子及時疏導,在平時的教育中也要告訴孩子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教會孩子在產生情緒時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因為發脾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釋放情緒也有很多別的方法,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讓事情做得更好,而不是發脾氣,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情緒失控的現象會有所改善。
1、情緒管理能力不足
情緒是一個生理反應,當情緒到達大腦時,理智會出現在情緒之后,大人也有會情緒,但情緒失控的現象很少見,是因為大人已經有了控制能力。
能夠在情緒需要釋放的時候做好情緒管理,讓理智先行,從而控制了自己的情緒。但孩子的認知還不夠,對情緒的認知還處于比較懵懂的階段。
對情緒的管理能力不足,當情緒產生時,他們會直觀的表現出來,大喊大叫,哭鬧,憤怒,生氣等,都是直接的情緒表達。
2、家長的錯誤示范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很多行為都能在家長身上找到相似之處,如果家長情緒暴躁,情緒管理能力不足,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不管是對家人還是對孩子,一有事就大吼大叫,不會冷靜,孩子自然在潛移默化中也會受到影響,脾氣暴躁。這點在我們家孩子身上充分體現。
因為爺爺奶奶都屬于一點就著的性格,在家里也總是嗓門很大的說話,孩子在大人的影響下也總是一點事就大喊大叫,容易生氣,所以家長的錯誤示范也是孩子容易情緒失控的一部分原因。
3、家長對孩子的情緒不“疏”反“堵”
孩子情緒失控時,部分家長會因為孩子的哭鬧亂發脾氣感到生氣,對孩子發更大的脾氣,這樣做不僅沒有幫助孩子把不良情緒及時疏導出來,會給孩子的情緒更加添堵。
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會更差,情緒失控的表現也會增加,家長對于孩子的情緒失控應該及時引導,不應該以嚴厲呵斥和指責來應對。
面對孩子的情緒失控,家長可以換一種溝通方式及時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不要一味批評指責孩子,不良情緒在于“疏”而不是“堵”,只有掌握方法,才能有效改善孩子容易情緒失控的現象。以上就是關于當孩子情緒失控時,怎么處理的看法,感謝閱讀!
上一篇:9歲的小孩動不動就哭什么原因
下一篇: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