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14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處在叛逆期的時候,很多行為習慣需要家長引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小孩叛逆偷東西怎么教。
1、家長要引導孩子認清物品的歸屬,區分開你的、我的、他的。
在對經常偷拿同學東西的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時,我一般會幫助孩子分辨物品的歸屬權,區別開你的、我的、他的,是什么意思。如我問一個二年級男孩子:“請問,我手里拿的這塊漂亮的橡皮,是你的,還是我的呢?”這個孩子竟然說:“是我的?!?/p>
事實上,這個孩子明知道這塊橡皮并不屬于他,但是他對我的和他的區分不開,因為從和他的媽媽交流中我得知,從幼兒期開始,直到發現孩子養成偷拿別人東西之前,從未對孩子進行過我你他的歸屬權認知教育。
2、讓孩子知道從私拿到偷,是一個品德變壞的過程,是錯誤的行為。
再如這個小男孩的案例,我問他:“你知道在別人不允許的情況下,你不能隨便拿別人東西嗎?”孩子回答:“我喜歡我就拿了,反正他沒有了,他媽媽還會給他買?!甭犅?,孩子竟然會這么想。
我就告訴他:“別人總是丟東西,會告訴老師,老師會在全班同學中去檢查的,如果發現是你拿的,老師會怎么對待你?”這個孩子說:“老師會讓我把東西還給同學,還要再批評我?!蔽覇枺骸袄蠋煘槭裁磿u你?”這個孩子不說話了。
我告訴他:“因為你偷拿了別人的東西,這是錯誤的行為,你總這么干,會被大家認為你品德不好?!碑斘以俜磸蛦栠@個孩子類似的問題時,他就能答對了,說明他真正理解了。
3、偷別人東西的孩子,會被人鄙視,反感,不愿意和他做朋友。
我曾經問過一個四年級的女孩子:“你偷拿同學錢被發現后,同學們怎么看你?”那個女孩子說:“以前我有好幾個好朋友,自從那次偷拿別人錢后,她們都不愿意和我一起玩兒了?!蔽矣謫枺骸八齻優槭裁床辉敢夂鸵黄鹜鎯毫四??”女孩說:“她們說我是小偷兒,他們討厭和小偷做好朋友,她們怕別人背后說她們壞話。”
我繼續問:“那以后你還會再隨意偷拿別人東西嗎?”女孩子說:“我不再拿了,我知道錯了?!迸⒆又灾雷约哄e了,是因為前面我給她進行了基本認知的分辨教育和引導。
1、不經別人允許,偷拿別人的東西非常不禮貌,好孩子絕不會這樣做。
不管你的孩子有沒有偷拿過別人的東西,家長都要平時教育孩子,不是我們自己的東西堅決不能動。即便別人送給我們,也要學會禮貌拒絕,因為你接受了別人的贈予,就要從禮尚往來方面去回贈同等價值的東西。
一個隨意就要別人東西的孩子,慢慢會養成貪占小便宜的心理,當特別喜歡別人某樣東西,可是自己又沒錢買時,就會厚著臉皮朝別人索要。別人不給時,就會動歪主意,趁人不注意去據為已有。偷拿別人東西不僅是錯誤行為,更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好孩子絕對不會這樣做。
2、偷拿別人的東西次數多了,就會變成真正的小偷,是違法犯罪行為。
家長還可以延伸給孩子講講那些違法犯罪的小偷成長經歷,這些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人,最初就是為因為總想著貪占別人小便宜,想不當得利,慢慢就養成一種極壞的習慣。最初偷拿別人不值錢的小物件,別人可能不會再意。
但是對于偷東西的孩子來說,卻會一次次得手后,變的膽子越來越大,從不值錢的東西,到值錢的東西,直到有一天,盜竊的數額足達到了被當選制裁時,就會被警察送進派出所,而后進了監獄。
當一個人有過因盜竊進監獄的經歷后,那就成了他人生的污點,很難將這污點洗刷掉。因此,我們必須要從小學會自愛,絕不去拿別人的東西。
3、與孩子約定獎懲,如果以后再犯,應該受到什么樣的懲罰,做好了該給什么樣的獎勵。
通過前面一層層深入分析,我相信家長們都理清了思路,知道該如何去教育和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索要、歸還、贈予、回贈、偷拿、犯罪等行為的深刻含義。但是到這里并沒有完呢,除了給孩子立下必要的規矩外,還要約定好獎懲。
沒有獎懲作為制約條件,你所有的說教都會讓孩子認為沒有后果責任。但是如果把獎勵與懲罰約定好,在孩子真有偷拿別人東西后,必須要讓孩子把懲罰約定說出來,讓孩子自己主動領受懲罰。這樣才會讓孩子心甘情愿接受懲罰,而不會從心里憤恨父母的懲罰。
孩子叛逆偷東西是不好的行為習慣,家長要幫助孩子改正這種行為。以上就是關于小孩叛逆偷東西怎么教的看法,感謝閱讀!
上一篇:小孩叛逆期偷東西怎么教育
下一篇:小孩撒謊偷東西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