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16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隨著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完全是縱容式的,因此很容易導致小孩不懂感恩父母。那么我們就來談談兒子不懂感恩父母該怎么辦。
1、自己必須懂得感恩,為孩子做出表率。
可以說給孩子聽。注意,這里可不是指專門說給孩子聽,那樣他會認為爸爸媽媽又在嘮叨,立刻就會產生逆反和抵觸心理,效果就適得其反了。
可以在一家人(兩口子,或與其他人,但孩子必須在場,而且能夠聽到)閑聊的時候,有意無意地(應該是“有意地,但讓孩子感覺是“無意”)說一說某某人曾經對自己有過幫助,滴水之恩應該涌泉相報,我們應該怎樣回報人家等等。
這樣的“閑聊”不是一次就行,而是接二連三地說,當然,內容要不斷變換。如果孩子對某件事情感興趣,可以讓孩子說一說他的想法。
可以做給孩子看。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想要孩子懂得感恩,自己首先要成為孩子的榜樣,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對待自己的父母長輩,家長是否真的知道感恩?是否真的做到感恩?如果您做不到,怎會奢求孩子做到呢?
另外,前邊講到要“說給孩子聽”,但“光說不練假把式”,家長一定要真說真做,做的比說的更好。給孩子講到某某人曾經對自己有過幫助,要回報人家,說完了一定要盡快去做,而且做完之后要與家人分享,講自己的感受和感動,講對方的仁愛與寬容,等等,要讓孩子切實
2、必須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辛苦。
孩子不知道家長的辛苦,便不會珍惜家長的勞動,也不會體貼和安慰家長。因此,我們加班到深夜回家時,不用掩飾自己的疲憊;
早上為孩子起早做早餐時,不用背著孩子打呵欠;家中財政出現赤字時,直接告訴孩子家中的經濟狀況……這樣,孩子會慢慢地變得理解家長,珍惜家長的勞動成果,珍視父母的養育之恩。他會越來越懂事,主動地幫助家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會越來越知道感恩。他會懂得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自己不能坐享其成,而應該努力爭取,回報父母。
3、不要給予孩子過多的愛。
過猶不及,對待孩子也是這樣。父母對孩子在物質、精神等各方面給予過多,往往導致孩子對他人的善意、付出由習慣變成了麻痹,乃至滋生出了任性、無理甚至得寸進尺。
對待孩子,應該寵愛但不過度,不要有求必應,更不要犧牲自我。要學會放手,舍得讓孩子吃苦。很多父母傾盡所有,讓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從來不舍得孩子吃苦。但孩子是在體驗和試錯中長大的,如果父母能放手,舍得讓孩子吃苦,允許孩子在生活中犯錯,并糾正、指導孩子改正,孩子才能體會到父母的不易。
1、充分利用各種節日進行感恩教育。
這里的“教育”,并不是非得鄭重其事的對孩子講解、訓話,而是如春風化雨一般澤潤孩子的心田。比如春節要帶著孩子給長輩送禮并表達感恩之情;教師節要讓孩子親手制作賀卡送給老師,表達對老師的美好祝愿;父親節和母親節,無論自己多么忙,家長都要給雙方父母買禮物,送祝福……等等。家長做到這些,并讓孩子進行切身地體驗和感受,對孩子的教育是最直觀,也是最有效的。
2、要學會偶爾“示弱”。
所謂“示弱”,是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家長有時候可以稍微“夸張”一點。
比如感冒了,有點發燒,家長可以貌似“痛苦”地躺在床上,看孩子的反應。遇到這種情況,孩子肯定會表現出一些關心。這時候,可以讓孩子給自己端水、拿藥,甚至可以讓孩子做飯、盛飯、刷鍋洗碗。
孩子所做的一切,家長都要及時給予表揚,并感謝他的付出,而且必須表現出非常幸福的樣子——其實,這時候家長不用“裝”,您一定是發自內心地非常地幸福。這種感謝,這種幸福,及時傳遞給孩子,孩子就會充分地體驗到自己的作用和價值,會更加體貼父母,并逐漸學會感恩父母。
3、學會尋找教育契機。
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往往事半功倍;相反,則徒費工夫,徒勞無益。教育孩子也是這樣。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尋找教育契機呢?家長必須學會“文武雙全”。
比如孩子要您與他一起打羽毛球,這是陪伴孩子,走進孩子內心的好機會,只要您有時間,一定要滿足孩子。打羽毛球的過程中,與孩子的交流一定非常隨意,但是,作為家長,您必須學會“有意為之”。
可以給孩子講某位羽毛球世界冠軍,他從小被父母遺棄,是一位拾荒老人把他撿回家,一把屎一把尿把他培養成人,后來拾荒老人得了絕癥,這位羽毛球冠軍如何邊比賽邊照顧老人,感動了許多人……這個故事是我虛構的,您如果有心的話,完全可以在網上搜集一些相關的真實案例,在適當的機會講給孩子聽,使孩子產生共鳴——這是“文”。
再比如孩子迷戀看電視,家長怎么說也不聽,如果孩子太過分了,家長不妨給他“大鬧一場”,讓孩子知道自己真的惹怒了家長,從而行為上有所收斂。趁這個機會,家長可以“哭訴”對孩子的失望和期待,爭取一下子震撼孩子,一下子使他“徹悟”——這是“武”。
4、永遠不要忘記成長。
誰成長?不是孩子,是家長自己!孩子出現“叛逆”,說明孩子成長了;家長不能有效應對,說明家長急需成長!
我深信,上面的這些方法對有的家長來說非常有效,但對一部分家長來說可能一點效果都沒有。為什么?家長的個人魅力非常重要!
古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為啥有這樣的效果?因為這個人有雄才大略。如果家長達到了一定的水準,成為孩子的榜樣,甚至是偶像,孩子還會“叛逆”嗎?還會“不愿意和你溝通”嗎?有水準的家長,可能一個眼神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不具備這樣的素養,您就是把上面的內容倒背如流,也無濟于事!
孩子的感恩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不要指望孩子可以一下子就改變,需要慢慢來。以上就是關于兒子不懂感恩父母該怎么辦的解答,感謝閱讀!
上一篇:女兒不懂感恩父母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不懂感恩父母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