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16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沉迷游戲的原因多種多樣,當家長意識到孩子陷入沉迷時,一定要找準原因,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孩子沉迷游戲的原因。
1、孩子沒有獲得足夠的陪伴
這種陪伴并不是時間上的問題,而是家長如何滿足孩子心靈需求。如果家長忽視了陪伴孩子玩樂、分享快樂與煩惱,那么很容易導致孩子心靈上產生孤獨感。于是他們需要借助其他事物來獲得心靈補償。零食、電視、網絡便成了他們最好的陪伴者。
2、家長為了省心,主動讓孩子玩手機
有的家長就把手機塞給孩子,讓他自己玩,家長就可以安心做自己要做的事。這樣的做法不但助長了孩子玩手機成癮,還潛移默化的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因為要忙所以才給我手機玩,那下次他們再忙我就有理由要手機玩了。
3、孩子提出要手機時,家長沒有正確回應
給還是不給,決定權完全在于家長。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適當讓孩子使用手機,什么樣的情況下堅決不能給,這一點必須慎重。
4、孩子缺乏自控力
對于玩自己感興趣的事,每個成年人都很難自控,何況一個孩子,當他們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家長喊停止,對他們來說是非常痛苦的。所以停止你的催促,用親子約定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控制時間,增強時間觀念。
5、缺乏有秩序的作息安排
孩子在放學后到上床睡覺這段時間,沒有合理安排好作息時間,加上家庭成員各做各的事,很容易產生某個時間段無事可做,此時孩子便會容易想到看電視、吃零食或者玩游戲。
6、父母在家頻繁使用手機
我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你做什么他就學什么,這就是身傳言教。如果你經常在家里打電話、發短信、玩微信、或者打游戲、看電影,那么多半孩子也會對手機產生興趣并希望從手機中獲得滿足。
1、孩子沒有獲得足夠的陪伴
單獨的話語永遠是蒼白無力的,沒有行動的襯托,一味言傳將毫無意義。孩子把游戲當成了伙伴,是因為他在現實生活中缺少陪伴,父母應該盡量多抽出點時間來陪陪孩子,陪他們一起完成作業、玩會兒游戲、談談人生理想,你的簡單陪伴對孩子就是最大的鼓勵。
其實,孩子從不在乎吃得多豪華,穿得多么體面,他們只是渴望得到更多的關愛,以及父母的尊重。
陪伴并不一定是時間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如果家長忽視了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分享他們的快樂與煩惱,很容易導致孩子心理上產生孤獨感。孩子就需要借助其它事物來獲得補償,比如吃零食、看電視、玩手機游戲。
2、缺乏有秩序的作息安排
孩子在放學后到上床睡覺這段時間,沒有合理安排好作息時間,加上家庭成員各做各的事,很容易產生某個時間段無事可做,此時孩子便會容易想到看電視、吃零食或者玩游戲。
最好的辦法就是為家庭成員來個作息表。每個環節動靜交替,緊湊進行,學習玩樂休息都不誤。在這里要強調的是,作息表不只是針對孩子本人的,而是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嚴格按照要求去做的,在相互提醒、督促之后,增強每個人的時間觀念,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這樣一來孩子也不會總想著玩手機。
家長要把孩子放學回家后到睡覺前的這一段時間利用起來,不要讓孩子在做完作業后就沒事情可干,腦袋里會冒出玩手機的念頭。這個時候你可以安排孩子閱讀一些課外故事書,而你也可以借這段時間來把你有些不清楚的問題,找書理解一下,久而久之的,孩子和你的閱讀習慣就培養出來了,何樂而不為呢?
3、父母在家頻繁使用手機
有的父母自己拿著手機不放,卻要求孩子不玩手機,這是有違常理的,孩子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是天性。想讓孩子不沉迷,父母就得理性使用手機。
記得前陣子網上熱傳的在《中國詩詞大會》上被大家認識的上海才女武亦姝高考后的消息,她的父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他們下了班即把手機關機,全身心投入家庭生活、陪伴孩子,這點真的很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你做什么他就學什么,這就是言教身傳。如果父母經常在家玩手機,那么多半孩子也會對手機產生興趣,并希望從手機中獲得滿足。
孩子愿意沉迷游戲,很多時候還是父母的教育出現了問題。以上就是關于孩子沉迷游戲的原因的看法,感謝閱讀!
上一篇: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
下一篇:怎么挽救沉迷網絡游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