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17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一個孩子跟隨爸媽從香港到新加坡國立大學工作。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但孩子很內向,幾乎不跟不熟的人溝通。孩子由于體弱,就來參加籃球運動。下面為大家解答孩子不溝通怎么解決這個話題吧。
1、前一個月我幾乎沒聽過他一句話。每次我給他設置一個訓練目標,只有訓練完了就讓他回家。
除了教他技術外,每次他在進行考核時,我就讓其他孩子給他加油。時間長了,他經常主動找我請教技術問題,也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她媽媽說每個星期最期待的就是籃球課。
2、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性格還未完全定型,只要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挑戰極限的活動,如家庭競賽等,還可以帶孩子去大自然中,鍛煉孩子的膽量,讓孩子對自己產生自信,從而改善他的性格。
3、孩子天生性格內向,可以帶孩子去公園等人多的地方玩,讓孩子多與外面的世界交流,同其他小朋友玩耍,減少他對不同環境不同人的陌生感,增強其交往的興趣與需要。
4、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太強,沒有安全感。所以父母可以叫幾個與孩子同齡的小伙伴上家里來玩,給他們制造輕松愉快的環境。讓孩子以“小主人”的身份招待小伙伴,也可以和孩子做游戲。
1、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內向這個詞成為了貶義詞,內向就意味著害羞,社交恐懼,保守,悲觀,孤僻,沉默寡言。
在很多父母的潛意識里,自己的孩子內向就表明將來容易吃虧、不受別人歡迎。內向很多時候被默認為是一種性格缺陷,內向不合群的人也被當成異類。
2、心理學家表示:內向和外向兩種性格無優劣之分,區別在于獲取能量的方向不同。外向的人是通過社交來汲取能量,他們熱情、健談、愛交友。
而內向的人剛好相反,他們是內傾型,他們會本能地回避無意義的社交,不喜歡人多熱鬧的場合,他們更喜歡通過獨處來汲取能量。
我們要搞清楚的是,內向是一種性格,性格是動態的,流動的,不是靜止不變的。所以家長們不要輕易地給孩子貼上“內向”的標簽。以上內容就是孩子不溝通怎么解決話題,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