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19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沉迷手機游戲,很多家長總是喜歡把孩子批評的一無是處,卻不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出現了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孩子沉迷手機游戲這個問題。
1、父母忙于工作,對孩子缺少陪伴,前社會上普遍存在兩種家庭模式:一種是夫妻雙方都出來工作,孩子丟給老人或者托管班。另一種是丈夫出去工作,妻子一人帶娃并且包攬全部家務。
2、不管哪種家庭模式,父母為了養家糊口都沒時間全心全意陪伴孩子。手機成了讓孩子保持安靜的萬能鑰匙。常看到一些家長為了不被孩子打擾,直接扔給孩子一支手機,讓他一邊玩去。
父母主動為孩子提供了打游戲的工具,親手把他們推離了自己的身邊。可以這么說,一個網癮少年的背后,多半會有一對感情淡漠的父母,是他們的敷衍讓孩子缺失了應有的關愛。
拿到手機后女孩子多半喜歡刷刷視頻,而男孩子多半會去打游戲,他們渴望從游戲中獲得強烈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這也是孩子玩游戲成癮的主要原因。
3、來訪者當中有一位14歲少年的母親,她哭著說:“丈夫在外面打工,兩三個月才回家一次,和兒子關系一直不好。自己平時忙著干活,也沒空管孩子,讓他在家打游戲總比跑出去安全,誰能想到孩子會迷在游戲里面,經常不吃不喝,半夜三更還在房間里大喊大叫。
丈夫回家想要沒收孩子電腦,孩子竟然一邊罵臟話,一邊對父親掄拳頭”。很多父母起初都會認為孩子打游戲只是消遣時間的一種方式,只要自己控制得當,他們肯定不會上癮。
4、我想給這些父母的忠告是:你高估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低估了游戲帶給他的幸福感。讓孩子消遣時間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看課外書,打籃球,踢足球,唱歌,跳舞等等,而你選了殺傷力最強的那種。
1、父母自己也打游戲,給孩子樹立了壞榜樣
越來越多的小孩從2歲就開始玩手機,原因很簡單,媽媽喜歡玩游戲或者刷抖音,沒有時間顧及孩子。
最好的辦法就是帶著孩子一起玩,有些三四歲的小孩玩消消樂一類的游戲,比大人還厲害。父母是孩子玩游戲的啟蒙老師,他們的“言傳身教”讓孩子對游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等到孩子上了小學,對游戲的認知和需求發生了新的變化,爸爸這一角色也開始發揮作用,成了連接孩子和私服游戲的重要紐帶。
很多家庭中爸爸都是游戲迷,他們下班回到家,最經典的姿勢就是坐在沙發上,抱著手機開上一局。出于好奇,家里的孩子常常會挨在父親身邊看他和別人對戰,看到激動處還會央求爸爸讓他打一局。
父子倆聊得最多的話題也是游戲,殊不知在這個聊天的過程中,父親已經成功地把兒子帶進了打游戲的坑里。
中國有句諺語叫:“兒子是老子的影子,老子是兒子的鏡子。”父親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你自己都不能控制打游戲的欲望,又憑什么要求孩子不玩游戲,好好學習?
不玩游戲從自己做起,玩手機的機會有無數次,但陪孩子成長的機會只有一次。身教大于言傳,想讓孩子成才,父母首先要給他樹立一個好榜樣,在生活中給他示范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
很多家長在獎罰孩子這件事上面,手段不夠明確,常常朝令夕改。一會兒為了控制孩子打游戲,強制性沒收手機,一會兒又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答應他寫完作業,可以玩幾個小時的游戲。
在孩子玩游戲的過程中,父母缺少必要的監督,讓孩子玩著玩著就超出了時間。另外父母和孩子之間存在嚴重的交換失衡,容易進行自我感動式教育,常常架不住孩子的撒嬌或者壞情緒。他們沒有原則的退讓,以及有條件的妥協,都讓孩子在打游戲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外部控制存在風險,如果不能掌握好控制的分寸,常常會弊大于利。玩游戲不能作為獎勵孩子好好學習的手段。對于孩子來說學習容易倦怠,但是游戲不會,游戲只會讓他越玩越興奮,越玩越不想學習。
孩子的網癮不是一天養成的,戒掉網癮也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只要我們做父母的立場足夠堅定,方法足夠科學,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以上就是關于孩子沉迷手機游戲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15歲小孩沉迷游戲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沉迷游戲打罵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