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19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向來只會發泄情緒,而不會管理情緒,這就需要家長的教育和引導,幫助孩子控制情緒。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幫助孩子正確表達情緒。
1、教會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情緒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抽象的,且孩子的認知水平不高,情緒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憤怒的情緒:嫉妒可以引起憤怒,受到了侮辱可以引起憤怒,遭到侵犯可以引起憤怒,遭到了誤解也可能引起憤怒等等。因此可以通過親子之間的對話讓孩子正確認識各種情緒,說出自己心里真實的感受。
如:小明在玩具被小伙伴搶走后,就嚎啕大哭起來,媽媽就可以跟他說:“你現在很難過吧!”當小伙伴把玩具給他時,媽媽就可以跟他說:“現在覺得很開心吧?”
2、合理表達情緒
當孩子可以充分合理表達自己的情緒時,說明他的心理發育基本健康。可孩子畢竟是孩子,他的情緒表達方法難免會出現偏頗,有時會出現對自己和別人不利的行為。
比如,孩子發脾氣是由于和其他孩子發生爭吵,打架可能會使自己受傷或者對方受傷;孩子發脾氣時摔東西都是不理智的表現。
那么這個時候父母應當采取一定的措施對其嚴厲制止,讓孩子明白發泄情緒是有界限的,自己發泄情緒,傷害到他人的利益,或者損壞物品都是不對的。孩子年齡大些,父母應當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明白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講道理解決,不能胡鬧亂發脾氣。
3、家長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有的家長高興的時候,教育孩子能注意方式方法,不高興時就簡單粗暴,甚至無事找事,把孩子作為出氣筒,動輒打罵訓斥、諷刺、挖苦等。這會在孩子的行為標準上造成混亂,這會使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怎樣做,很容易使孩子養成看父母臉色行事的壞毛病。
家長的不良情緒,會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境,特別是因不良情緒導致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上的過激行為,往往會使孩子同時遭到“體罰”與“心罰”的雙重傷害。
作為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養成良好的情緒表達習慣,以后才能發展得更好。
1、幫助孩子認知情緒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能識別出自己的各種情緒。可以隨時指出孩子的各種情緒:激動、失望、自豪、孤獨、期待等等,不斷豐富孩子的情緒詞匯庫。很多家長都能有意地去跟孩子共情。
其實,共情的一個功能就是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當時的具體感覺。需要提醒的是,有時當孩子很生氣時,他會對這種情緒識別也很反感,完全不聽。我們可以先讓他自己冷靜下來,等孩子平靜后,再回過頭來跟他聊聊剛才的感受。
孩子能識別出的情緒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達出來,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就是處理情緒的開端。
2、跟孩子一起品味美好事物比如,隨時給孩子指出值得品味的各種細節。生活中的點滴很容易被忽視略過,我們指給孩子看,就是在延長這些瞬間、擴大這些細節。品味美好的另一個方法是,存儲記憶,延長美好。就是說,給好事拍照、錄像、寫日記記錄、存檔,經常跟孩子一起看,回顧這些美好的瞬間。
品味美好的另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分享。不能強迫孩子去分享。鼓勵孩子主動分享,他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小孩之所以有時不愿意分享,是因為他對所有權還缺乏安全感,邏輯思維能力也有限,對環境感到不可控、難以預期。這些大人都要理解。
3、隨時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平時少看孩子的所謂缺點和錯誤,以及能力上的種種不足,多去發現孩子這些優秀品格的表現,一旦發現,就及時肯定,這樣久了,孩子就會更多地朝這些方向去發展。
現在的家長們對能力上關注過多。我們可以這樣想,孩子長大后,哪樣能力有機會得到發揮,這很難說,但好的性格和品格卻是處處有用的。能力有可能被埋沒被荒廢,但性格和品格卻永遠不會。
4、對成長感的識別和強調成年人都會在發現自己有所成長時感到欣喜,對于孩子來說,成長就更是他們的全部,所以更加重要。每當孩子有進步時,我們及時指出來,讓他看到,告訴他,你記得不,你去年、上個月還是什么樣呢,現在都可以做到這樣了!
教會孩子情緒管理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以上就是關于如何幫助孩子正確表達情緒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九歲孩子情緒易怒抓狂
下一篇:孩子情緒不穩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