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23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天天跟我對著干”“讓孩子往東,他偏往西”很多家長在提到孩子時,往往會產生這樣的抱怨。這些行為表現的孩子已經進入了叛逆期。那么我們就來聊聊對于孩子叛逆如何引導。
1、尊重孩子
當孩子叛逆時,父母的第一要務是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而不是責備孩子或者動用家庭暴力。父母應向孩子傳遞尊重他們和愿意傾聽他們想法的態度。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時,應盡量征求意見,避免命令、強迫孩子做事。
比如,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盡量避免使用“必須”“一定”等強硬的詞,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抗情緒。另外,當孩子的意見與父母的相反時,父母不要急于打斷或反駁他的觀點,而要鼓勵孩子先將心中的想法說出來,幫助他養成善于表達觀點的習慣,之后,父母應告訴孩子自己會認真地考慮他的看法,消減孩子的逆反情緒。
2、不要直接批評孩子的錯誤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所做的每件事,并下意識地直接糾正孩子的錯誤。然而過分地苛責孩子,只會產生反作用,增強他的逆反心理。正確的做法是,父母應該間接地、委婉地提出問題,給孩子講明犯錯的原因,這樣才能消減孩子的抵觸情緒。
3、給孩子一定的選擇權
在遇到小問題時,父母應當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讓他自己做主。比如孩子周末是想旅游還是找朋友玩,由他自己選擇。只要孩子能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父母最好不要過多地干涉他們活動。
4、統一意見
日常生活中,孩子對父母的依賴程度不一樣,有的孩子更依賴媽媽,有的則更喜愛爸爸。有的媽媽嬌寵女兒,會允許女兒持有不贊同爸爸意見的“特權”,這就可能導致爸爸在教育孩子時,孩子采取逆反行為對抗爸爸。所以,處理孩子的有關問題時,父母應統意見,態度保持一致。
5、采用激將法
采用激將法,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刺激他好勝的心態。比如父母故意說孩子“你不會好好寫作業,對不對”“你不會按時回家是不是”等,用這樣的話來刺激孩子。
父母面對孩子的叛逆行為,不應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打壓孩子,否則只會讓他更加逆反。經常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理解他的內心需求,孩子才會感受到溫暖,叛逆行為才會減少。
1、父母處處限制孩子
隨著孩子的逐漸成長,他對很多事都有了自己的看法,想獨自完成。但是父母出于對孩子的保護,總覺得孩子還小,能力不足,于是限制他“自己動手”的機會。
然而,孩子卻迫切地想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足夠多的嘗試機會,而不是隨時隨地被說教。因此,想要表現自己,或是思想上想要獨立的孩子,就產生了反抗心理,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2、父母教育方式不當
1)有部分父母比較霸道,認為自己的觀點永遠是正確的,因此,他們不太在乎孩子的感受,也不給孩子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只是對孩子不停地說教。
2)還有不少父母在望子成龍的愿望下,不顧及孩子的意愿,讓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班。
3)有些父母則過分嘮叨,無論大事小事,都要親力親為或者橫插一腳。這也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3、壓抑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對各種事物都抱有非常強烈的好奇心,再加上他們好動的性格,難免會弄壞東西。此時,父母們的教育方式會有所差別,有時候不了了之,有時候卻又對孩子嚴加指責,前后不一的教育方式和態度讓孩子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怎樣做才是正確的。長此以往,孩子往往會形成逆反心理。孩子的逆反心理反映了他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好勝心理被激發,創新精神提高,等等。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加以引導的話,就有可能使孩子難以信任他人,性格偏執,心態消極,嚴重時還可能出現心理畸形問題。因此,父母要好好陪伴孩子的叛逆期。以上就是關于對于孩子叛逆如何引導的看法,感謝閱讀!
上一篇:對于孩子的叛逆怎么處理
下一篇:對于逆反的孩子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