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23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已經是一個比較嚴重的社會問題了,基本很多小孩都會或多或少出現這種問題,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避免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的方法。
1、正式認識網絡游戲沉迷這一現象。
基于關照和尊重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網絡本身所持有的特性要求人們客觀審視網絡游戲沉迷這一普遍現象,網絡沉迷也從另一個角度折射出很多社會問題和教育病癥。
教師首先應確立客觀的態度,正視學生出現的網絡沉迷現象,并做成因分析,而不是將網絡視為洪水猛獸,在學生出現波動時完全歸咎于網絡沉迷。
從操作層面上講,教師可以:a.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媒介素養等,在使用網絡時設置合理的時間;b.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針對青少年不同階段的年齡特點開展有關情緒、人際交往、壓力排解等主題教育。
2、重視家庭和父母的陪伴。
許多的孩子沉迷網絡游戲則是缺少父母的陪伴,家庭的影響往往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
家庭的陪伴指向兩種努力:一是家長,二是家庭建設。
前者希望家長能提供高質量的陪伴,在陪伴青少年的過程中,嚴格自律,遠離網絡和其他分心的事務,專心于孩子的需要,提供必要的關注和支持。
后者是將家庭本身看作青少年成長的一個重要生態系統。家庭的環境、氣息、節奏關涉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身心健康。
家庭建設是家長和孩子共同的使命,家庭的色彩、氣味、語言系統、活動等,需要家庭成員間的平等溝通、互動、共建。因此,后者所言的家庭的陪伴也即是相互的、輻射全員的、涉及每一個家庭成員的付出和回報。
從家長和家庭建設入手來提升家庭在應對青少年網絡沉迷中的基礎作用,應是多種外部路徑中,最迫切、最重要的有效路徑。
3、用積極的活動來代替網絡游戲的需求。
從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的分析中可得出,大部分的青少年沉迷游戲則是因為發泄負面情緒或者喪失日?;顒拥呐d趣。
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和家長應該多帶青少年參加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轉移青少年對網絡游戲的注意力和依賴感。同時,幫助學生與周圍環境建立良好的關系,增強學生的現實感,減少網絡所帶來的虛擬感。
從綜合實踐課程的設置,到校外實踐基地的紛紛建設,再到研學活動的推進,教育決策部門和學校等各方面已做出積極的回應和努力。
1、網絡游戲形成了新的社交方式。
網絡的出現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正因為網絡的出現,地球被成為了“地球村”。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人際交往是一項重大的課程,網絡游戲的出現,它作為一種高刺激性的媒介,為青少年提供了一種新型的虛擬交往“社區”,體現了新型的人際溝通,互動甚至教育方式。
人的需要是行為產生的出發點,也是人的行為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原始動力,社交這一基本需求驅使青少年越來越依賴于虛擬的網絡世界。
2、滿足自我認同。
青少年在生活和學習中會遇到來自外界的阻力,這種阻力往往是父母居多,老師次之。因此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就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可,其身份認同則需要在與外界的互動中來確立,自我認知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也來源于外界的印象與評價。
網絡游戲的虛擬性很大程度地為青少年提供了構建理想自我,重塑自我的機會,他們可以用更多細節去描述、展現自我,通俗地講,網絡提供給他們建立“人設”的沃土。
例如,在游戲中選擇佩戴怎樣的面具、扮演怎樣的角色。青少年在社交平臺上發布有關自己的生活細節,向他人展示出正向、積極甚至優越的一面,同時,他們更關注社交平臺上關于自己的評論,并不斷進行回復,從而沉迷于網絡社交而無法自拔。
3、逃避生活和學習中的壓力。
每個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當下,整個社會都在背負著生存的壓力,而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同樣也會遇到學習的壓力。成人遇到壓力的情況下可以用酒精麻痹和休閑的生活來緩解壓力,而網絡游戲則是青少年逃避壓力的方式。
網絡游戲能給青少年帶來片刻的放松和自我的滿足。給青少年帶來勝利的成就感,也會滿足其逃避壓力的需要和發泄壓力的需要。
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家長需要意識到背后的危害對孩子行為進行及時的糾正和引導。以上就是關于避免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的方法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孩子為什么會沉迷手機游戲
下一篇:小孩子沉迷游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