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4-28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根據GNNIC中國互聯網絡發展報告現實,當前網絡普及率達到了97%。小孩接觸網絡的年紀越來越小,那么我們就來談談小孩沉迷手機怎么辦。
1、首先要給到孩子高質量的親子陪伴。讓孩子感受到愛和接納,陪伴=陪+伴,絕不是敷衍地陪在孩子身邊,孩子玩孩子的,父母玩父母的。
2、給予孩子及時有效的鼓勵和認可。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及時表揚孩子的堅持和毅力,表達父母與孩子共進退的支持;當孩子表現優秀或者取得進步的時候,要及時表揚孩子的品格、努力、態度、和細節。有效的鼓勵和認可,幫助孩子在現實學習和生活中塑造價值感。
3、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興趣愛好是手機的有效替代方案,每天的時間就那么多,如果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課余時間自然不會完全用在手機上。
4、以身作則。盡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如果確實需要用手機,可以在使用的時候告訴孩子你要用手機做什么。
5、時間管理。使用時間上可以與孩子一起商定,大原則是越短越好。兩歲以前盡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幼兒階段15分鐘以內。小學時:每周可有30分鐘-1小時接觸電子產品時間。初中:周末有1小時使用時間。以上,具體根據自身情況安排。
6、場合要求。規定不能玩手機的場合,如吃飯時、睡覺前,然后溫和而堅定地執行。
1、最重要的是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家庭環境。對于這一點,父母要以身作則。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你首先成為什么樣子。
同時,切不可因為孩子“難纏”,就扔個手機給他“一邊玩去”,等到孩子無法自拔的時候,想控制就很困難了,到時候悔恨已經來不及。
2、其次是孩子歸屬感和價值感的缺失。如果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和接納,便會在虛擬世界去尋找,從而迷上網絡;如果孩子在現實生活學習中感受不到認可和價值感,他就會在游戲中通過“打怪升級”尋求價值感。
3、然后是游戲開發機制讓人深陷其中。我有朋友是做游戲開發的,他告訴我,在設計游戲的時候,他們會很注重一個人對視覺、聽覺、感覺的需要,他們最大限度的滿足一個人的感官需求。他們會通過大數據分析出什么樣的機制會讓玩家欲罷不能,在游戲開發過程中更是會考慮到人性和兒童與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4、還有就是多巴胺的作用。人在玩游戲、刷視頻的時候因為快樂大腦會產生多巴胺,多巴胺會促使人們重復當下的動作以獲得快感。
5、最后就是使用前期的管理引導不到位。手機的使用,在初期就要有有效的管理,不能等到孩子已經上癮了再想辦法。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每一步的引導和陪伴,一旦某些環節缺失,就會帶來更大的影響,對于手機沉迷等問題,完全是可以前期好好教育,規避的問題。以上就是針對小孩沉迷手機怎么辦的一些看法,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