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27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越來越有自己的主見,有的時候有一些意見就跟自己的父母相左,所以表現出來的就是孩子不聽話,那么這種情況下,家長都會特別的頭疼,我們就來談談怎樣教好一個不聽話的孩子。
1、首先、孩子不聽話,是正常的。因為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意志。家長只需找到孩子不聽話的原因。是不是跟孩子之間親子關系淡漠,是不是自己對孩子要求太多,是不是孩子受外界其他因素的影響等。
2、其次、不要體罰孩子。孩子產生的很多心理問題都與大人的體罰有關。體罰不僅會讓孩子產生恐懼、緊張、害怕的心理,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完善,還會破壞孩子和家長之間的親密感情。因此,家長不要體罰孩子,重要的是讓他們懂道理。
3、再次、對于一些非原則的事情,但是家長又希望孩子們聽從,巧用選擇這個策略最管用:巧妙的設置選項,讓孩子去選擇,讓孩子愉快的接受你的要求,減少逆反違抗的可能性。從而就養成更加和睦的親子關系。
4、最后一點、要給他一些表揚和鼓勵,好孩子不是罵出來的。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平時對孩子耐心一些。
1、向孩子示弱。
其實孩子在生活里扮演什么角色,完全由父母決定,如果父母覺得孩子年齡小,所以什么都幫孩子做的話,那么孩子會一直扮演一個什么都不會做的孩子。但是如果家長把孩子看成一個有能力的人的話,那么孩子就可能充當一個小大人的角色,在生活中有照顧家人的意識。
李麗說:孩子之所以會那么心疼人,其實還是因為自己平時在孩子面前適當示弱,才激發了兩個孩子的責任意識,讓兩個孩子認為自己也有能力照顧媽媽。
2、有目的性的夸獎孩子。
夸人也是有技巧的,夸獎的范圍大的話,孩子不清楚自己因為什么而得到了夸獎,所以一定要真實有目的的對孩子提出表揚。比如:孩子給媽媽到了一杯水,如果媽媽只簡單的說一句“你太棒了!”,那么孩子潛意識里會認為倒水這件事很厲害。
但是如果媽媽說:“孩子,你太棒了!竟然學會照顧媽媽了!”那么孩子就能夠認識到自己照顧媽媽這件事是正確的,從而激發孩子孝敬父母這個意識。
夸獎是可以讓孩子心理變自信的最快方式,家長一定要把握機會,讓孩子在父母的夸獎中變得自信、變得有動力!
3、一定要給孩子體驗后果的機會。
李麗分享自己在孩子買玩具時的一件趣事,那天孩子非要一次性買6個玩具,李麗對孩子說:“媽媽只有你買一個玩具的錢,如果你把這些都買了的話,那么全家人可能都要餓肚子了。”孩子一開始根本不相信媽媽的說法,所以堅持媽媽把全部玩具都買了。
等晚上的時候,孩子看著空空如也的餐桌,摸了摸自己干癟的肚子,認真的對媽媽說:“對不起媽媽,我沒有聽你的話,讓全家都餓肚子了。”
從那以后,孩子每次買玩具時都只買一個,有時還會問媽媽有沒有給自己買玩具的錢,如果沒有的話孩子就會先不買玩具。
很多方法之所以對孩子沒有效果,其實還是父母狠不下心,沒有讓孩子真正的認識到,錯誤的行為要承擔什么后果。只有真正認識到了,孩子才能對這些錯誤的做法有深刻認識。
出征打仗需要一個懂兵法的將領去領導士兵,教育孩子其實也需要一個懂兵法、有計謀的父母去帶孩子,只要父母用對方法,那么孩子一定會慢慢變懂事。以上就是關于怎樣教好一個不聽話的孩子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怎樣管教叛逆期不聽話的孩子
下一篇:怎樣教育不聽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