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28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當你糾正孩子的時候,孩子不會馬上認錯,反而愛狡辯,甚至會粗暴地回嘴,讓你不知道該如何回應。那么我們就來聊聊頂嘴的孩子怎么辦。
1、保持冷靜
你不必忍受孩子無禮的行為,但自己的回應必須謹慎對待,因為你的反應可能會影響親子之間的關系朝著哪個方向改變。
表現得太寬容,會讓孩子變得更肆無忌憚,甚至引發更惡劣的行為;表現得過于強勢,又會讓孩子覺得沒有表達想法的機會,而阻礙親子之前的溝通。
如果你被孩子氣得即將要發飆,這個時候最好別說話,深呼吸一口氣,在心里從1默數到10或者20。然后問問自己,即將說出來的話會不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
如果仍然覺得自己或者孩子即將失控,可以這樣跟孩子說“等到大家都不那么生氣的時候,我們再來談這件事情好嗎”,再各自離開到其它地方,若是在公眾場合,千萬不要當街大聲吵架,告訴孩子暫停對話,等回到車上或家中再溝通。
2、分析根本原因
孩子頂嘴時脫口而出的往往不是真心話,讓他生氣的原因可能與父母無關,也許是和學校和朋友產生矛盾,或者是學業壓力造成的煩躁,以致于他回到家把氣發到父母身上,對著你大喊“你從我房間出去”。因為他覺得你是一個“安全”的目標,可以接受他最真實的情緒反應。
如果發生這樣的情形,請先保持冷靜,通過提出問題找到孩子背后的行為誘因,比如問他“今天在學校發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嗎”“你愿意現在跟我說說,還是等一下呢”。挖掘問題的根本,能夠讓你更有效率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1、明確可接受的行為
當以往溫順的孩子對你說道“不要來煩我”,他很有可能只是在重復自己聽到的回應方式,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表達方式很粗魯。
美國芝加哥洛約拉大學醫學院兒科助理教授Hannah Chow-Johnson解釋,孩子會模仿其他人的回嘴方式,包括口吻和用詞。因此,父母需要明確地跟孩子解釋,什么話是適當的,什么話是不妥的,比如生氣時可以用“暫時不想說話”來回應,但如果大喊大叫、罵人或斥責對方就不對了,這是一種不尊重人的表現,同時還會傷害關心自己的人。
2、提前告知后果
一旦和孩子討論過哪種行為不合適,就要讓孩子知道如果他越線會有什么后果,比如再次犯錯的話,會失去玩游戲看電視的時間,或者要用干家務、提早上床睡覺來以示懲戒。
提早讓孩子知道這些原則,這樣一來當他們犯錯接受懲罰時,就不會表現得無法接受。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堅決地貫徹這些原則,不要一時心軟而降低要求。
3、以身作則
孩子通過模仿自己看到的來試探這個世界,特別是從父母身上,他們會吸收所有好的壞的東西。如果你經常對伴侶或者家人說刻薄的話,那么你5歲的兒子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其他人,包括你。
美國心理學家Erik A.Fisher博士建議父母,和孩子進行不友好的溝通時,可以用手機錄音,事后去聽聽自己的言語有沒有過分的地方,以及用另一個視角來聆聽孩子沒說出來的話。
4、肯定積極的行為
當孩子用積極而不是消極的行為來表達想法時,父母可以這樣回答“你有自己的看法很不錯”,但不代表一定要接受他的想法。父母要肯定的是孩子勇于表達的行為,當孩子認為自己的想法被聽見、被肯定時,目的就已經達到。
之后和孩子就事論事地討論,也許最后孩子的想法未被采納,但過程中他的思考、他的努力得到了尊重,就不會再出現反抗或頂嘴的現象了。
面對愛頂嘴的孩子一味的權威壓制是沒有效果的,耐心引導才是關鍵。以上就是關于頂嘴的孩子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