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29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在生活里要面對繁重的學業、父母的嘮叨,相比之下,輕松愉悅的游戲,讓孩子們有了逃避現實、發泄情緒的出口。那么我們就來聊聊高中的孩子沉迷游戲怎么辦。
1、家長要轉變觀念,客觀地看待游戲。
在對孩子的游戲有所了解后,嘗試理解孩子為什么會喜歡這款游戲,清楚游戲滿足了孩子怎樣的需求,找到孩子能夠接受、樂于接受的現實生活中更好的替代方式。
2、對孩子多些引導。
比如,與孩子探討什么叫規則?什么叫勇敢?什么叫意志力?怎么樣能夠讓自己更快地融入一個團隊,獲得價值感?用這些元素來引導孩子,游戲就是孩子樂于接受的教育資源。引導孩子平衡、連接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無論對孩子還是對家長來說,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3、要抓住時機,培養契約精神。
家長可以和孩子商定關于游戲的契約。比如,游戲的時間、次數、條件,家長可以管什么、不可以管什么,對親子雙方的違約懲罰等。通過契約的制定和實施可以明確親子間的界限,也讓親子共同學習怎樣對自己負責,怎樣做到言而有信。
約定好契約后,可以有一個類似表格的東西,家長和孩子用表格互相打分,一起定期總結,談一談對彼此的期望,也可以相互吐槽,關鍵點在于當事人必須對評價、期望和吐槽給予回應。
4、家長要以身作則,起到榜樣示范作用。
對于孩子、尤其是處于叛逆期的孩子來說,他們想要選擇權,想要成年人給予他們平等和尊重。當他們看到家長坐在沙發上玩手機,卻要求他們只能學習時,肯定會覺得不公平。所以,當家長覺得孩子已經沉迷游戲,想幫他走出來的時候,不妨先從自身入手。
5、換位思考很重要。
些家長對孩子下命令,說好了多少分鐘結束,必須馬上結束。但有時候沒辦法馬上結束,因為孩子在組隊,你讓他馬上下線,相當于要他在戰場上拋棄戰友。孩子們對這一點是非常不滿的。于是,一個游戲引發的親子大戰爆發了。
其實家長可以提前征求孩子意見,比如需不需要家長提前提醒?還是孩子自己上鬧鐘,安排好約定的結束時間,這樣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1、幫助孩子分析不良習慣的危害性。比如網絡游戲,只是人們為了打發時間的一種活動,在無聊的時候能讓時間充實,找到樂趣。
2、只是空閑和無聊的時候才可以玩,這才是正確的。如果你有很重要的事情做,而去玩游戲,就是丟了西瓜撿芝麻。你生命的重要價值沒有實現,只得到一點點小快樂而貽誤終身。你如果放棄一點小快樂,做好重要的工作,你的人生會有較大的改變,可以獲得比網絡游戲千萬倍的快樂。
2、找到替代的東西。人總有空閑的時候。空閑的時候做什么很重要。如果明白網絡游戲會沉迷,那我們空閑的時候也不碰它。每個人都有很多興趣愛好。空閑的時候可以去做你感興趣的其它東西,同樣可以找到樂趣。要制定計劃,定時重復,堅持不懈,使好的習慣能夠形成。
3、用孩子最喜歡的東西作為獎勵和懲罰。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喜歡的東西。為了自己最喜歡的東西,總能做出較大或很大的犧牲。要了解孩子最喜歡的東西是什么。玩網絡游戲太過分,要剝奪他最喜歡的東西。
如果能放棄或減少玩游戲,可以獎勵他最喜歡的東西。不過這事要跟孩子協商,約法三章,訂好協議。如果不尊重孩子的意見,剝奪孩子最喜歡的東西會引起很大的反感,造成嚴重的惡果。
4、制定計劃。在幫助孩子認識網絡游戲危害性,并找到替代活動的基礎上,和孩子共同制定計劃,每天可以玩多少時間,做別的活動多少時間,什么時候不能玩,什么時候可以玩。或者完全不玩,只做什么活動。還要有獎懲措施。這樣按計劃實施,可以逐步減少或戒除網絡游戲的癮性。
5、加強監督。在有獎懲措施的前提下,家長要關心孩子,無時不刻對計劃進行監督。還可以發動群眾,讓同學、親戚朋友、鄰居們一起監督。若發現違反協議,給予懲罰。對有好的表現,進行獎勵。
6、爭取各方面的配合。要爭取學校、老師和家人等的配合,一起教育,一起監督。
7、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游戲的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找到新的樂趣,充實自己。
孩子沉迷游戲并不可怕,掌握好方法對孩子進行引導才是關鍵,幫助孩子正確認識網絡游戲以及沉迷之后的危害。以上就是關于高中的孩子沉迷游戲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高一孩子迷戀游戲怎么辦
下一篇:高中孩子沉迷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