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6-30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的不聽話、不聽指令的表現,讓許多家長和老師都十分頭疼,許多溝通都變成無效溝通,耐心教育都變成無效教育。那么我們就來聊聊兒子不聽父母的話怎么辦。
1、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榜樣
有的孩子不聽家長的話,但很聽學校老師的話,這是因為老師給孩子樹立了榜樣。比如:老師要求孩子不遲到,自己也會準時到班級上課;要求孩子上課不玩手機,老師課堂期間也不會拿出手機。而很多家長要求孩子認真寫作業,自己卻在一旁玩手機。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言傳身教是很重要的,家長要給孩子起到榜樣的作用,即使遇到特殊情況,也要和孩子說明情況,進行溝通。在家庭成員互動的過程中,也要做到尊重彼此,在意每個人說的話,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2、學會關注孩子的優點與特長
很多中國家長對于孩子的優點,往往是視而不見的,因為在他們看來,孩子如果只有優點,那么就沒有成長空間了,而且也容易讓孩子感到驕傲。
所以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的畫面,幾個家長圍在一起,各種批判自家孩子的不好,把自家孩子數落的一無是處。可能家長在數落的時候,孩子就在旁邊,但家長絲毫不顧忌,甚至認為這種方式能讓孩子成長。
其實這種方式并不能讓孩子有進步,反而會讓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認為自己的確如家長所說的那樣。因此在家長不妨可以對孩子的優點與特長進行關注,著重了解一下孩子的長處,并且對孩子的優點與特長進行鼓勵,這樣能讓孩子覺得家長是一直關注自己的。
因為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擅長學習,有的孩子可能擅長踢球,有的孩子可能擅長畫畫,所以家長如果能夠發現這些優點,那么對于孩子的全方面發展都是比較好的。
3、平等相處
把孩子放到成人和朋友的位置,而不是自己的私有產品,試想如果和工作中的伙伴或者朋友產生分歧,為什么我們能克制住自己的態度,盡可能地用文明的方式解決,緣于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平等。
家長應辯證看待孩子的青春叛逆期,該階段是孩子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其個性和創造性都恣意升騰,侍機張揚;同時,由于孩子身心發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們形成的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確引導孩子。
1、對于兒子14歲不聽話,家長的命令式、教訓式、否定式都不適合與叛逆期的孩子溝通,當然管不了,許多家長習慣性命令孩子,例如:“趕緊睡覺,還玩什么玩,聽到沒有。”“還不趕緊寫作業,就你最喜歡磨嘰”。
這些說話方式如果不改變一下的話,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嚴重的還會公然反抗,換一種商量的口吻會好很多。
2、讓孩子參與到家務分工來,采取家庭事務輪流值班制度,像采購、理財、建賬、烹飪、保潔、修理等很多事,都讓孩子參與其中,并認真教會他做時,慢慢就會發現兒子會干的很出色,不斷地夸贊聲中,兒子的叛逆行為慢慢就會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愛心與責任感不斷增強。
3、兒子14歲不聽話管不了,是因為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和尊重。所以,家長要注意對他們下放各種權利,以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
時間支配權這個時期的孩子渴望擁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家長不要自作主張,將孩子的時間按自己的意愿排得滿滿的,要將時間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對安排的不合理處,家長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議,千萬不要全盤否定孩子。
4、換位思考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沒有現在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么會這樣。有了共鳴后就會理解孩子,能找出問題的癥結。
5、青春期的孩子反感家長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因為這種愛被沒完沒了的嘮叨、指責、說教給隔斷了。這個時候,家長如果試著把自己的心態放回孩子兩三歲的時候,那么,相信家長這種無條件的愛足可軟化孩子與自己的對立。
孩子是最近的親人,可謂是“愛之深,責之切”,看見孩子不聽話就不由自主著急,用與成人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對話,和風細雨地溝通,了解彼此的想法,達成共識。以上就是關于兒子不聽父母的話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兒子不聽話應該怎么教育
下一篇:兒子不懂事自私不聽話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