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5-05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對孩子的管控要相對自由,你管得越緊,他就越叛逆。說話時要尊重孩子,顧及孩子的感受,像個大人一樣看待孩子。下面為大家解答13歲孩子厭學叛逆這個話題吧。
1、叛逆期者為專門反方向作為和使勁兒,你要他往東,他偏要往西;更年期者則與之不同,是分歧、爭執、急躁、偏頗,但無逆向表現,不至于超乎一般想像。
2、把少年向青年的過渡期,諸如生理或心理的眾多表現,直接定性為叛逆期,多少有些過早、過分、過激的預先設定,將疏導、引導、開導變防御、防止、防范,會使正常變為異常。
3、處于心理的“大變頻”時段:有人開始“不按常理出牌”,成績越來越差;有人動不動就頂嘴、逃學、吸煙、愛打扮、好面子……同時也對很多事有個人的觀點、認識、見解,很不容易溝通,不輕易服從師長(尤其是媽媽、爺爺奶奶等)的指導和批評。
4、孩子也具有可塑性強、勇于追求獨立等特征,也是教育的關鍵期。作為家長和老師要時刻關注關心他們,注意方式方法,最好單獨找他們約談,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對抗情形,并防止他們說謊、尋釁鬧事行為等。
1、應該積極引導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讓孩子學會打球、彈鋼琴、繪畫等,只有孩子有足夠多喜歡做的事情,而且樹立非常好的人生目標,才能夠積極、主動的努力奮斗,減少叛逆對自己的影響。興趣愛好可以讓孩子生活的快樂而幸福,比如平時打球、游泳、繪畫,都可以讓孩子變得充實而獨立,從而減少叛逆行為的出現。
2、要把握好愛的尺度。改掉一個不良習慣,遠比養成一個好習慣困難得多。在幫助孩子克服不良習慣的過程中,家長需要適時的把握好愛的尺度,應該多從情感上靠近,心靈上溝通,方法上變通。給孩子恰當的愛。如果孩子實在頑性不改,給他一些適度懲罰。說服教育并非是教育的唯一手段,必要的懲戒還是需要的。
3、父母要理解、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要認識到孩子從對自己的依賴中擺脫出來,學會獨立生活與獨立判斷問題是孩子心理發展逐漸成熟的表現,是一種正常且積極的現象。逆反心理的孩子內心充滿了憤怒、痛苦和委屈,即使以破壞性行為表現出來,父母也要給與同感的理解,引導其傾訴、宣泄負性情緒,使孩子產生安全感和被人理解的輕松、愉悅感。
所以,家長要降低對孩子的要求,不要將自己的一些焦慮、不安情緒帶給孩子。不是厭學叛逆就是壞孩子,不是學習不好就一定沒出息。要承認孩子的狀態。以上內容就是13歲孩子厭學叛逆的話題,謝謝您的閱讀。
上一篇:13歲孩子厭學家長怎么辦
下一篇:13歲孩子厭學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