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7-02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當孩子出現聽不見話的狀態時,家長需要注意自己的態度,不要過于的緊張。否則反而容易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采用正確的溝通方式去和孩子進行有效的交流。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孩子聽不進去大人的話怎么辦。
1、帶孩子一起制定規則
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制定相關的規則,比如為孩子規定一下每天看動畫片或者玩耍的時間,以及每天需要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與孩子一起進行日常行為的計劃安排,為孩子灌輸基礎的時間觀念,讓孩子學會有計劃有規范的做事情。
如果孩子表現的好,家長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肯定。如果孩子違反了一起制定的規則,家長也可以按照制定好的規則給孩子一些小小的懲罰。
2、學會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需要學會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很多家長總是從成年人的角度去強制性的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去做,但是卻忽略了孩子可能從內心上并不能理解家長的要求。所以家長不妨試著蹲下身子,從孩子的角度去和他進行溝通,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更好的了解家長的意圖。
3、注意溝通的態度
另外,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需要注意自己的態度,有些家長總是在和孩子對話的時候出現脾氣暴躁的現象,要么對孩子大聲吼叫,要么嚴厲訓斥。這種溝通方式很容易會讓孩子對家長產生恐懼的心理,反而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沉默。家長與孩子保持真誠平等的溝通態度,更容易讓孩子去理解家長想說的話,才能夠達成有效的溝通。
1、教孩子換位思考
在生活中,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當你喊媽媽時,如果媽媽不回應,你是什么感覺?當你喊小朋友時,如果對方沒搭理你,你怎么想?當你有問題喊老師時,如果老師沒反應,你覺得怎樣?
告訴他,回復別人的話,是最基本的禮節,是對別人的尊重。比如別人給你東西,如果拒絕,也要說“謝謝,我不要”,不能置之不理。生活中有一個潛規則是:你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
2、給孩子指令后,讓他復述一遍
有時,您需要在給孩子指令后,讓他復述一遍,以確認他真的聽到并理解。孩子有時沒有按照大人的要求做,并非他成心在抵抗。
只是因為他年齡小,聽知覺能力還比較弱,大腦還不能很好地加工處理聽到的信息,就是說,他的確“聽”到這些聲音了,但他的大腦并未真的理解并記住你的具體指令。
家長需要和孩子確認,有時可以及時發現這些問題。然后我們做調整,把我們的指令變得更加具體、清晰、簡潔。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我們可以逐漸提高指令的復雜程度,鍛煉孩子的聽知覺能力。
3、讓孩子自己承擔自然后果
孩子就是不聽怎么辦?自然后果來說話。如果孩子老是不收拾玩具,我們可以把所有的玩具都收進一個大箱子。孩子想玩的時候,很抱歉,找不到。
孩子不好好吃飯怎么辦?不吃飯就只能餓肚子了?!皨寢層X得你一定能忍到下一餐?!焙⒆硬凰缬X怎么辦?不睡不就不睡?!跋挛绲臅r候打瞌睡的滋味很難熬,你自己不介意就好?!?/p>
但是需要提醒一句:“自然后果”是指孩子做出選擇所自然發生的后果。假如我們說“快吃飯,不好好吃飯就罰你不許看電視!”這樣就變成了懲罰。要記得,它是“自然發生的后果”,而不是夾雜著大人意愿的懲罰。
孩子不聽大人的話是因為他成長過程的必經過程,家長應該注重引導。以上就是關于孩子聽不進去大人的話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孩子嚴重叛逆無法溝通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頑皮不聽話的時候怎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