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7-07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叛逆期,就是一個“不聽話”、很難聽進去他人建議的時期,孩子喜歡站在父母的對立面,不與家長交流。那么我們就來談談孩子叛逆期不和父母溝通怎么辦。
1、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建立良好的溝通。不要等到孩子出現叛逆,才開始想該怎么辦。應該從孩子小,從能夠說話開始,就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跟他聊他喜歡的話題,也可以聊他在幼兒園的事,各種事都可以,沒話找話說都行。慢慢地,孩子自然都會主動跟你聊天。
2、做好陪伴。不要因為工作忙,就忽視陪伴。作為我們成年人,可能會覺得每天都在跟各種人打交道,寧愿一個人有個安靜的空間休息。可孩子不一樣,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潑,思維跳躍,有時候甚至會覺得嘮叨。
但家長一定要耐心傾聽。不要打擊孩子。多和孩子一起玩,多陪伴他。讓他感覺父母除了是父母而外,還可以是很好的伙伴。要讓孩子把你當做是朋友,這樣,就算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也不會突然就排斥和父母的溝通交流。
3、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所以不要要求孩子對你毫無保留。把孩子當作單獨的個體,尊重他們的隱私,允許他們擁有自己的秘密。
可以跟孩子說,爸爸媽媽尊重你的秘密,但是如果你愿意和我們分享,我們也會樂于傾聽。這樣能讓孩子從心理上放松,避免在叛逆的敏感時期,因為心理壓力過大而使得情緒更加起伏,從而變得暴躁易怒。
4、可以求助其他人。如果父母實在沒有辦法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可以求助親人里對孩子更有說服力的人。有的孩子就是,不怎么聽父母的話,但是其他親人里,他可能就特別服某個人的話,那么我們可以求助這位親人和孩子溝通,安撫他的情緒,引導他往正確的道路上走。
1、缺少關愛,缺少關注,想引起別人重視
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叛逆期間想突出自己的存在,故而總是做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在家里反叛家長,和家長對著干;在學校做一些匪夷所思的問題,和老師對著干,或者總是在同學面前做一些奇葩的事情。
這樣的叛逆期的孩子,大多數缺乏關愛,很想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力。對待這類孩子,我們應該時刻關注他,通過一些暗示或者明示告訴他的某些有點真的能夠引起別人的注意,或者通過一些其他的方式,增強他的信心。其實說到底,這一類孩子,很缺乏自信,甚至是很自卑的,因此我們要讓他有信心和讓他感受到身邊人的關愛,溫暖他,愛護他。
2、家長長時間的溺愛,孩子失去判斷好壞的天平
很多家長,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認為寵溺孩子就是給孩子最好的哎,卻不知道,過度的溺愛只會讓孩子跌入失衡的天平,造成價值觀的缺失。有一部分家長,對于孩子的溺愛更是過分,對于孩子的要求,幾乎有求必應,從來不考慮這樣是否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只是認為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殊不知,過分的孩子滿足孩子的要求,只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等到有一天,父母不再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開始大吵大鬧,甚至作出一些危害他人的例子,這樣的事情不可為不多。而且過分的寵溺孩子,容易造成孩子的“公主病”、“少爺病”,這樣的孩子更加不容易學會理解他人,因此他們的那份自我容易造成叛逆的事實。針對這類,我們教育孩子時應該告訴孩子,想要的東西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適當的寵愛,但是不能寵溺,為孩子建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3、有些父母眼里孩子的叛逆,只是因為自己孩子的“不同”
其實,有一部分家長,根本不懂得孩子,往往認為孩子與自己想象的不同,就是孩子不愛自己,就是叛逆。可是單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孩子的“不同”,是否太過于主管,因為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也會有自己的個性,我們這些作為家長的,也要根據時代成長,才能夠了解那樣子對孩子才是真正的好。
我們作為家長,和孩子中間隔了一大段年齡上的距離,在生活閱歷以及思想層次上本來就有著根本上的差距,那么如何才能達到與孩子思想上的同頻呢?答案是需要我們作為家長的主動去了解孩子,和當前世界對于孩子好壞概念正確思想,決不能因為孩子的“不同”,就認為那就是孩子的不可取之處。
我們要學會遷就孩子的思想,而不是讓孩子遷就我么弄得思想,變成另一個我們。我們要懂得不要禁錮孩子,而是要解放我們。
我們要守護孩子的成長,既要給他成長空間,又要時刻關注他心靈上的一些改變,耐心的陪伴他,關心他。以上就是關于孩子叛逆期不和父母溝通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孩子叛逆期頂嘴怎么辦
下一篇:兒子不聽話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