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7-15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是很正常的,而逆反心理是最常見的一種現象,我們的孩子在不斷地成長自主意識也越來越強,變得不聽家長的話。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如何應對不聽話的孩子。
1、要學會肯定和表揚
當孩子身處叛逆期的時候,往往家長的指責和批評會越來越多,這會讓一些低齡兒童感到迷茫,也會讓他們更加煩躁。此時,家長不妨換一種方式,把肯定和表揚的話語掛在嘴邊,將指責換成鼓勵。
孩子做得好的時候,鼓勵會讓他們做得更好;孩子受挫時,家長不要冷嘲熱諷,多一些鼓勵能夠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幫助他們克服困難,也幫他們順利度過叛逆期。
2、允許孩子唱唱反調
對于出現叛逆行為的孩子,家長越是壓制,孩子往往反彈得越厲害。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換種方法。當孩子“頂嘴”時,聽聽他們想說什么。上小學的孩子,說出來的話可能會幼稚,但讓孩子將自己想表達的話或事說完,對孩子未來的成長以及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是有益處的。
允許孩子唱唱反調,是很多家長需要邁出的第一步。做好了這一步,孩子才會覺得自己是被公平對待的,才會更愿意和家長分享真實想法。這有利于家長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然后有的放矢。反之,如果父母控制欲太強,孩子稍微不按照自己的意愿來就打壓他們,只會讓親子間的矛盾變得越來越深。
3、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當孩子對家長的話充耳不聞或者是故意唱反調時,家長不妨也學學孩子的態度,嘗試一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比如,當家長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時,孩子總是推三阻四或者唱反調,那么家長也可以用這種方式“對付”一下孩子。不過在做這一步時,家長應注意自己的態度要溫和,而不是和孩子故意斗嘴。然后適當地引導孩子,“回放”一下剛才的過程,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態度有問題、做法有錯誤,孩子會更愿意主動改正錯誤。
1、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好奇心
當家長的應該都知道,在孩子兒童時期,好奇心是最旺盛的,這個時期的孩子對各種事物都充滿著極強的興趣的,看到什么東西都想上去碰一碰,看一看。
而這個時候,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同,則會對孩子造成不同的影響,有的父母為了不讓孩子受到傷害,看到孩子碰一些東西就會指責孩子,不讓孩子亂碰。但是如此只會讓孩子感到迷茫,沒有辦法分清事情的對錯,長期這樣下去也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2、孩子開始形成獨立的性格
有的父母總是覺得孩子還太小,能力不足,思想還不夠成熟,對于任何事情都是一手包辦,幾乎沒有給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其實這樣并不是孩子所想要的。他們也希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是由于父母長時間的溺愛,讓他們越來越想要表現自己,想要變得獨立,從而就產生了反抗的心理。
3、總是太過嚴厲壓制孩子
有些父母希望望子成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比較的專制,總是以父母的態度去教育孩子,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這樣反而會阻止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家長如此不考慮孩子的感受,總是不停地說叫孩子,命令孩子,又怎么能夠要求孩子總是順著家長的心意呢?
所以,有的時候孩子之所以會突然淘氣不聽話,很有可能就是被壓抑得太久需要情感的釋放。家長這個時候應該做的不是去否認指責孩子,而是應該好好思考平時自己的態度和思想是不是存在著某些問題。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調皮搗蛋,其實只是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重視,這個時候父母一定不能夠一味地去罵孩子,或者是采用家庭暴力的方式處理,而是應該學會尊重孩子,傾聽他們內心的想法。
當孩子不聽話時,如果家長可以放下家長的姿態,學會去傾聽孩子的看法,就會發現在面對孩子叛逆情緒的時候,效果更好。以上就是關于如何應對不聽話的孩子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如何讓孩子不叛逆
下一篇: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