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7-20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自從進入青春期后,孩子就變得像爆竹一樣,稍微遇到一點不順心的事情,他們就會亂發脾氣。下面我們就來談談青春期孩子脾氣暴躁怎么辦。
1、幫助孩子從思想上認識暴躁的危害。
爸媽要讓孩子從思想上認識到暴躁的危害,告訴他暴躁不但會傷害朋友,妨礙學習,還會傷害身體,“氣大傷身”是有一定道理的。建議在他目前的社交范圍內,應該多加注意。例如,告訴他:“因為一件小事大發脾氣,會讓人對你印象大打折扣,也很可能傷害別人。
2、給孩子適度的愛。
爸媽對孩子不要盲目溺愛,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對孩子百依百順,一切以孩子為中心,把孩子視為家庭中的”太陽“。實質上,父母施以孩子太多的溺愛并不是一件好事,從小在溺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個性自私,沒有自己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對其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3、對孩子進行心理訓練。
爸媽可以讓孩子用標簽經常提醒自己,在書桌上、墻壁上和書本上寫上”制怒“二字來提醒自己,戒除發火的毛病,或者在怒氣上涌而尚未發作之時,心里默念”一定要鎮靜“”不發火“之類的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和自己的情緒。
4、采用冷處理方式。
假如父母一時間無法好好跟孩子溝通,那么可以雙方各自冷靜,等到心平氣和之后再來討論之前的事情,以此避免矛盾加劇。
5、父母也要加強自身修養。
爸媽要教育孩子開闊心胸,心態平和,保持頭腦冷靜,不要斤斤計較,學會大度,忍讓,同時爸媽也要給孩子做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如果遇到事情爸媽也是急躁,沉不住氣而發火,也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6、多陪伴孩子,關心孩子內心需求。
父母應當要多陪伴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外出游玩、一起學習等等。且父母平時對孩子的關心不要局限于生活物資,更要關心孩子的內心需求。
7、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想要打開孩子的心門,探究孩子的內心世界,家長就必須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許多父母雖然和孩子朝夕相處,卻對他們并不了解,如果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就很難有效地應對孩子的行為,甚至會因為雙方互不理解,而產生意見分歧,使親子關系陷入爭鋒相對的局面。
1、讓孩子有表達情緒的權利。
孩子能夠充分地、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是孩子心理發育基本健康的標志。但孩子畢竟是孩子,思想沒成熟,有時表達方式不對,會影響和他人的關系。
例如孩子因發脾氣與別的孩子爭吵打架,可能傷著自己和對方;沖著長輩和老師發脾氣則是不禮貌的行為;或者脾氣上來碰頭捶胸、摔砸物品等都是不合情理的。遇到這些情況時,父母不應視而不見,而要采取一致意見進行嚴厲制止,讓孩子知道發泄情緒也應有一定的界限。
2、千萬不能向孩子直接屈服。
家長在孩子亂發脾氣的時候直接屈服,會讓孩子變本加厲。家長要保持冷靜的狀態去和孩子溝通,若是孩子提出無理一定要制止,不能遷就。等孩子冷靜下來后,了解孩子暴躁的原因,從根本原因去引導和教育。
3、和孩子耐心溝通。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多一些關愛,和孩子一起找出問題關鍵并解決。耐心引導孩子,若以后遇到一樣的問題時如何更好處理。
4、讓孩子正確認識情緒。
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的內心變化,教會孩子如何管理控制負面情緒。告訴孩子亂發脾氣的危害,發脾氣不僅對身體不好,還會影響家庭關系。告訴他們在發脾氣之前想一下這件事值不值得發脾氣,以及會產生的后果自己能否承擔。如果都不行,那就不要輕易發脾氣。
5、改變教育方式。
有些孩子完全是因為父母的嬌慣才導致的壞脾氣,家長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對孩子過于溺愛,有些不合理的要求是不是可以嚴格的拒絕。還有些孩子,是因為父母不夠關注,長期不在身邊。故意發脾氣引起父母的關心,家長可以自行針對孩子的情況,看看孩子發脾氣屬于哪種原因。
孩子的性格脾氣是很難矯正和培養的,家長需要耐心的引導和教育,教會孩子正確管理情緒。以上就是關于青春期孩子脾氣暴躁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