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7-21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當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撒謊時,怎么處理撒謊這種情況是很大的苦惱,輕了怕屢教不改,重了又怕傷害到了孩子。那么我們就來談談小孩經(jīng)常說謊如何教育。
1、轉變觀念
傳統(tǒng)觀念上,成人會認為說謊是幼兒道德品質(zhì)不好,但心理學家則認為幼兒撒謊象征了其心理能力的發(fā)展,是幼兒獲得心理理論的重要指標。
成人不可一概而論,暴力相加,也不可視而不見,任其發(fā)展。要先了解孩子撒謊時的情境,分析幼兒的撒謊行為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以及幼兒撒謊的動機及頻率,從而根據(jù)不同行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2、發(fā)揮榜樣作用
孩子的模仿能力強,加上孩子又是老師和家長的崇拜者,老師和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起到了榜樣示范作用,如果成人經(jīng)常言而無信,孩子便會潛移默化地認為撒謊是正常的現(xiàn)象,從而出現(xiàn)撒謊行為。
因此,在生活中,成人應該時刻謹記以誠待人,言而有信,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給孩子的承諾一定要說到做到,切忌不講信用,即使不能兌現(xiàn),也應該及時向孩子說明原因,并做自我批評,以取得孩子的諒解。
3、獎懲機制
針對習慣性撒謊的孩子,我們可以采用一些獎勵和懲罰措施來輔助矯正他們的不良行為習慣。
當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習慣性撒謊,一方面,我們應該對孩子的撒謊行為予以揭露,剝奪孩子的某項利益,同時,可以懲罰他做一些不喜歡的事;另一方面,對孩子撒謊行為表現(xiàn)出反感,討厭,讓其明白撒謊的孩子是不受歡迎的。
4、一旦孩子進步,表現(xiàn)出誠實行為,成人要抓住時機給予孩子一定的表揚和獎勵,強化其誠實行為出現(xiàn)的頻率。值得注意的是,成人一定要慎重使用這種方法,獎勵和懲罰的選擇要注意針對性、適當性以及適度性,如果把握不好,往往會產(chǎn)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1、叛逆心理。
孩子一到了中學,就會突破兒童時期的思維方式,他們有獨立的個性和思想,他們開始試圖擺脫父母和老師的控制,獨立處理自己的事務,但又由于他們在很多方面如經(jīng)濟、生活、情感和學習上還得依賴父母和老師,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時間、行為和生活,構成了他們內(nèi)心錯綜對立的矛盾和沖突狀態(tài),導致極易發(fā)生撒謊行為。
2、趨利避害。
有些中學生說謊是因為想逃避責任、自我保護。比如,有的孩子不想上學,就會逃課,一旦被老師發(fā)現(xiàn),就會說謊來逃避老師的追究,以實現(xiàn)自我保護。還有的孩子考得不好,為了躲避父母處罰,就會偷偷改分數(shù),這些都是中學生常見的行為。
3、哥們兒義氣。
這類說謊者大多是自己并沒有犯錯誤,但如果犯錯誤的是自己的好朋友,自己又非常清楚這一事件的過程,為了保護自己的好友,或者為了使自己不被同學嘲笑和孤立,他們會撒謊為朋友掩護。
4、虛榮心理。
中學生特別好面子,自尊心會比以前強很多,尤其是有的男生特別喜歡在女生面前表現(xiàn)自己,他們把自己吹得天花亂墜,從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5、渴望引人注意。
長期得不到父母關心和重視的孩子,會讓孩子故意說謊渴望能引起父母的注意。還有的孩子性格比較內(nèi)向、不善于交際,但為了排除自己的孤獨、證明自己的存在,有時也會說謊。
孩子的撒謊行為是成長過程中面臨的普遍問題,面對孩子的撒謊行為,我們既不可聽之任之,也不可過分斥責,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以上就是關于小孩經(jīng)常說謊如何教育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