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7-22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迅猛發展,網絡游戲開始融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但是沒有自制力的孩子愛上游戲后,事情就會朝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了。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小孩子沉迷于游戲中怎么辦。
1、和孩子制定玩游戲的時間。
絕對禁止孩子不玩游戲是很難做到的,而且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抗拒。所以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玩游戲機的時間,規定每天可以玩多少時間,什么時候可以玩。
2、耐心傾聽。
孩子正處于叛逆期階段,他們要求與家長平等交流的愿望非常強烈,渴望受家長的尊重。家長要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多與孩子進行互相尊重的平等交流,多給孩子說話機會,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少些要求、命令與責備,在傾聽過程中適當做些心理疏導。
3、以身作則。
有的父母自己一天到晚玩手機,看劇、玩游戲、刷抖音等等,玩的不亦樂乎。結果這個時候要求孩子在旁邊學習,你覺得你是孩子你能做到嗎?所以父母也要做好榜樣,不要一天到晚捧著手機玩游戲。
4、學習遷移法。
孩子之所以愛玩游戲,是因為游戲里的東西能夠滿足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體驗不到的自我成就感、自我價值感。
從某種角度來說,玩游戲本身也是一種學習,如果把這種學習遷移到現實生活中能讓他們感到成功的地方,那么就可以逐步擺脫對游戲的沉迷。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或專長,并及時加以發揮,就可能使他們在現實中獲得成功,體驗現實中的成就感,從而發生興趣遷移。
1、家長整日機不離手。
家長整天手機不離手。有的家長,無論吃飯還是睡覺前都在玩手機,卻聲嘶力竭地要求孩子遠離手機,效果可想而知。
2、游戲能夠滿足孩子的成就感和認同感。
現實生活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不如意,沉迷游戲的孩子,大多數都在現實中受到了打擊和批評,無法得到緩解,但是從游戲中找到了自信,并產生了自我價值得到實現的虛榮心,在游戲里面成就感得到最大的滿足。
特別是同時,游戲也是大多數孩子都在玩的情況下,與眾多同齡人形成了一個“游戲圈”讓自身在游戲中得到了更多的認同感。
3、家長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
孩子長期沉迷于游戲,或多或少都與家長跟孩子的陪伴太少有關,要知道從心理學來說對任何虛擬事物的沉迷都是對現實無法實現的補充。眾多沉迷游戲的孩子,大多數情況都是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度不夠,讓孩子沒有能夠體會到足夠的關心和關愛。
大多數時候,家長都認為陪伴就是按時回家、按時輔導作業,但是不知道的是陪伴不僅僅應該是身體上,更多的應該是心靈上的陪伴,而大多數家長都缺乏心靈陪伴的耐心和時間。當孩子無法在現實中獲得陪伴的時候,游戲就成了他打發大部分時間的重要手段,時間久了自然會上癮。
當孩子沉迷游戲時,家長不要大動肝火,耐心引導才是關鍵。以上就是關于小孩子沉迷于游戲中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