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7-22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孩子拿別人東西還撒謊并不可怕,關鍵在于家長如何引導。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孩子偷拿錢撒謊怎么教育。
1、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溝通出現了斷裂,教育自然難以施行,積極健康的家庭溝通交流關系更有利于教育孩子,如果孩子有出現偷拿東西、撒謊等行為。
家長不要一味的訓斥孩子,而是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好好地和孩子聊一聊,引導孩子說出原因,再設身處地地考慮孩子內心的感受,多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再給孩子正面的引導,教孩子該如何控制內心的欲望,讓孩子學會把握攀比尺度。
2、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有些家長在發現孩子偷東西之后,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會當著很多人的面教育孩子,甚至會在其同學、朋友、親戚面前多次提及,這樣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對心理、親子關系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因此,家長在處理孩子偷東西行為的過程中,要顧及孩子的自尊心,爭取把事件的影響范圍盡可能地縮小,并且要幫助孩子構建出一個良好的自我身份認同,給予孩子正面引導。
3、給孩子一個深刻的教訓。
家長要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負責,對被盜者進行損失賠償,并賠禮道歉,至于費用可以從孩子的生活費扣減。同時,家長要注意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采取合適的方式懲罰孩子。
4、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
很多孩子偷東西、說謊是因為受到了不良環境的影響,所以家長要及時了解、掌握孩子的交友情況,盡量避免孩子與有偷東西、說謊行為的同伴交往過密,幫孩子樹立正確的擇友觀。
1、適當滿足孩子的需求。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在物質與精神方面的需求都會有所變化,而且有時候為了融入集體,孩子也會有做人情的時候。所以家長要學會適當滿足孩子的需求,盡量消除孩子利用不正當手段來滿足需求的因素。
2、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長的榜樣作用很重要,平常要用自己誠實的行為去影響孩子,為孩子做出表率,當家長犯了錯誤的時候,不要抱怨或是消極對待,要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并給孩子作出正面示范,引導孩子做一個敢作敢當、正直的人,這樣有利于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3、提高孩子的法律意識。
在生活中,家長要有意識地向孩子灌輸法律知識,從而培養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樹立規則意識,可以向孩子傳輸一些由缺乏法律意識而引起的案件,讓孩子明白事情的嚴重性。
孩子并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家長可以對孩子的行為耐心教育,告訴孩子孰是孰非。以上就是關于孩子偷拿錢撒謊怎么教育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