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7-22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偷東西最常見的年齡,一般在兒童期6-11歲,在這個成長階段里,如果家長不懂也不重視家庭教育,很容易忽視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認知教育。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孩子說謊偷東西怎么辦。
1、警示教育法,給孩子建立正確認知。
家長發現孩子有偷東西又撒謊的現象,我們需要馬上對孩子啟動認知教育,通過給孩子建立正確的認知,幫助孩子完全認識到自己錯誤行為,以及再發展下去的可怕后果。給孩子看一些警示教育題材的影視,讓孩子明白偷錢的嚴重性。
2、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危害。
告訴孩子,這樣的行為叫偷盜,在現代社會是違法的,成年后如有這樣的行為,嚴重者是需要判刑的,讓孩子明白其危害性。同時,告訴孩子,父母對此事的看法。
3、理財教育法。
當孩子學會在零花錢方面精打細算后,自然就會在花錢方面有所節制,通過父母的教育和引導,讓孩子知道大人掙錢不容易,好孩子要格外珍惜父母的辛辛苦苦掙來的錢。過零花錢給孩子進行合理的理財教育。正所謂教育無小事,當家長把小事都納入到日常教育之中時,就能把孩子教育好了。
4、灌輸正確的金錢觀念。
告訴孩子金錢來之不易;沒有錢應該向父母求助,而不是伸手去偷、去搶;錢要通過正規取得換取等等,給孩子進行理財觀念和物權觀念的啟蒙教育。
5、獎懲激勵法。
當孩子在獎懲激勵之下,內心的自尊心和上進心會不斷被喚醒,他們會為得到父母的肯定與贊美而變得更加自覺。對于沒有做好而產生的心理內疚感,會不斷被強化,時間長了,對于孩子來說,就會養成合理消費的好習慣,與偷東西和撒謊徹底告別。
1、所有權不清晰
在孩子看來,父母的東西,就是自己的,所以才會想著去偷錢。當然,他們更不懂偷拿東西的行為是卑劣的。
2、管控太嚴格
與有求必應相對立的是父母的過分管教,為了讓孩子養成節約的習慣,嚴格控制他們的日常花銷。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孩子就會產生反抗心理,他偷錢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擺脫父母的掌控,然后獨立去支配自己的喜好。
3、金錢觀錯誤
可能之前,父母對孩子一直有求必應,所以他們養成了高漲的消費欲望。對于喜歡的東西,總想著讓父母購買,畢竟之前沒有被拒絕過。父母若是此時拒絕,他們就會想著去偷拿錢財,好方便自己購買。
孩子的一些犯錯行為,某種程度也反映了家長教育的缺失,家長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對孩子進行及時糾正。以上就是關于孩子說謊偷東西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