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7-23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現在社會,不僅是大人,小孩也是玩游戲玩的厲害,很容易就導致小孩沉迷游戲無法自拔。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孩子沉迷于游戲家長該怎么辦。
1、給孩子充分的關心與陪伴
越是孤單、沮喪,在現實生活中缺少歸屬感、成就感的孩子,越是容易沉迷游戲。因此,孩子越小的時候,家長越要給孩子足夠時間的陪伴和親子互動。
孩子會建立起穩固的安全感和歸屬感,內心充盈。家長們可以在周末和假期帶孩子去公園散步、圖書館看書、戶外運動、參觀博物館,到各地旅游等等。
與此同時,多和孩子交流溝通,關注孩子的情緒和感受,滿足他被愛、被關注、被肯定的心理需求。這樣一來,孩子的游戲時長自然會逐漸減少,對網絡世界的依賴程度也變低了。
2、幫孩子找到其他興趣
孩子之所以會把大量時間花在游戲上,除了游戲本身的趣味性以外,能是因為沒有其他特別的興趣愛好。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意愿,為孩子安排合適的興趣班,培養興趣愛好,讓孩子從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如果孩子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可以在征求孩子同意的情況下,多嘗試不同類型,找到真正喜歡的事情。
當現實生活有足夠多有意思的事情可做,孩子能夠在不同的事情中獲得成就感,就不會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游戲上。
3、放下手機,以身作則
現實中,多少孩子一邊被要求自覺,放下手機好好學習,一邊又看到父母手機不離手,到哪里手機就跟著哪里。
李玫瑾教授曾在《圓桌派》上說過:“嚴于律人,寬于律己”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同樣要學會用對待孩子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給孩子做好榜樣,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有說服力。
1、家長要做好榜樣作用。守著孩子少玩游戲,給孩子培養較多的愛好,不要讓玩游戲成為唯一的選擇。家長應該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讓他明白一天24個小時,在每個時間段都要干什么,而不是在任何時間都玩游戲。
想要正確地引導孩子們對游戲的認識還是需要以身作則,從自己對時間觀念的運用,然后普及給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明白時間的重要性。
2、家長從內到外的反省自己,查找原因,以朋友的心態和孩子做一次深入的交流溝通,只有得到孩子的理解和感觸,孩子的心靈才會被家長的溫暖所感染,才會觸動孩子脆弱的心靈。不要認為給孩子承認錯誤是很丟臉的事情,你要知道,孩子的失敗才是你的不幸,臉面也就不值一文了。只有這樣,才是改變孩子當前不良嗜好的最佳方法。
3、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進,明確手機的使用時間和使用范圍。和孩子一起計劃。并且可以打趣和孩子說,這是我們之間的合約額,你要是違反了,自己挑怎么處罰自己額。規則一起制定,單方面的建立規則和處罰機制,可能效果不好。
4、鼓勵孩子多跟現實中的同學朋友玩耍。除了家長自身的陪伴引導,孩子同齡人的陪伴也非常重要的。人是有社會性的,如果有要好的小伙伴陪伴進行其他的活動,孩子更容易從網絡游戲中抽身出來。孩子之間的愛好,想法,習慣是會互相“傳染”的。
5、多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學校,班級或校外組織時常會有一些集體活動,常見的有運動會,詩歌朗誦,手工制作等,父母一定要鼓勵孩子參加,但一定要強調參與第一,結果第二。目的是讓孩子多看多試多接觸。孩子對集體活動的關注度高了之后,對于網絡游戲的關注度自然會下降。
6、宜疏不宜堵。如果孩子能夠有節制的玩網絡游戲,比如每天半小時。父母一定不要武斷地強制禁止孩子玩,也許孩子的興趣就在網絡游戲上,那父母就應該把網絡游戲當作其他的興趣愛好一樣的看待。只要孩子花的時間和精力適量,父母也應該支持和正面引導孩子的愛好,哪怕這個愛好是網絡游戲。
孩子沉迷游戲是很常見的問題,家長不要過分擔憂,保持平常心,耐心的引導。以上就是關于孩子沉迷于游戲家長該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