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7-25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很多家長都會向我們反映:“你說什么孩子根本不聽,他依舊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讓孩子做的事情孩子都做了”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跟孩子說話他總是不聽怎么辦。
1、家長以身作則
常說言傳不如身教,父母常常要求孩子要尊重長輩,禮貌耐心,但是自己卻可能對孩子不耐煩,對自己的父母不耐煩,對配偶不耐煩。營造和諧的家庭氣氛,家庭成員之間都互相尊重,愿意傾聽彼此,孩子也會耐心而有禮貌。
2、講有用的話
講有用的話,激發傾聽的需要。做到這句話似乎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家長們可能會說,我的話都是有用的,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仔細想想,真的是這樣嗎?這樣的話,家長沒有學會同樣的去傾聽孩子的需求。
家長要培養孩子傾聽的習慣,首先要檢查一下,你說出的話是不是需要傾聽的、值得傾聽的話,值得傾聽的家長不僅可以讓孩子愿意聽自己講話,也會教給孩子如何有效地傳遞信息,成為一個同樣值得傾聽的人。
3、多贊美、少批評
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朋友聚會等等盡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4、營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境
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朋友聚會等等盡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1、父母言行不一
己不正,何以正人?父母要教育孩子,首先自己要做出表率,這樣孩子才會心服口服。但是有的父母并不懂得這個道理,比如有的父母經常教育孩子不要玩手機,而自己卻經常熬夜捧著手機聊天、玩游戲。教育孩子時,“身教”比“言傳”更重要。父母教育孩子時,應重新審視一下自己。
2、父母先入為主
許多家長往往是過分重視孩子的缺點和錯誤,先入為主,總是從負面看待孩子,不去探究錯誤發生的原因,急于下判斷,對孩子隨意責備,缺乏應有的尊重和理解。
而當父母用這種思維慣性去對待孩子,往往就會忽略真相,或者根本就不想去了解真相。孩子開始會辯解,慢慢就無語,最后破罐子破摔,就按照父母所想的那樣去發展。
3、雙方情緒對立
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有自己的情感,通過喜怒哀樂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是對于很多父母來說,往往最初是家庭中不良情緒的制造者,父母總是試圖讓孩子聽話,如果孩子不按要求去做,父母就會訓斥孩子,甚至是打罵孩子。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刻板的認為問題總是出在孩子身上,也要去反思反思自己,多去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以上就是關于跟孩子說話他總是不聽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