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7-27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各種各樣,但我認為總的原因還是出在父母身上,父母需要自我反思,如何對孩子耐心教育。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小孩老是不聽話要怎樣去教育。
1、給孩子選擇的空間
孩子有時候都會有自己的小脾氣,還很任性。有時候父母要求過多,大多數時候都不會乖乖聽話。這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個選擇的空間,比如吃飯的時候直接問孩子吃還是不吃,這樣孩子只有兩個選項;吃菜還是吃肉,這樣孩子還是有兩個選擇。然后他就下意識的思考這兩個答案,就忽略了不吃這個答案,這叫轉換思路,給孩子一個選擇的空間。
2、父母要了解孩子
我們在培養孩子之前,最先要了解的就是,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先天性格特點是什么?都有哪些優勢和劣勢,不同的性格特點,都有哪些不同的心理需求。只有了解孩子的先天優勢,才能夠給孩子最適合她的教育,才能夠更好的培養出孩子的好性格。
3、不要一直責備孩子
我們迫切希望孩子能聽話,一般是在他犯了錯誤以后,希望能指導他改正錯誤。而這種時候,我們又很容易克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對孩子一通指責。
這真的是萬萬要不得,會讓孩子覺得,爸媽是對人不對事,借機發泄情緒,自己無緣無故成了受氣包。這樣爸媽接下來要進行的說教,孩子反而會不在意了。
4、適當滿足孩子的需求
由于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并不完善,很多時候他們想做一件事卻表達不出來。這時家長就應該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幫助孩子去體驗他想做的事,給孩子創立一個安全的體驗環境。當然,這種嘗試并不適用于所有事情,只是需遵守一個適度原則。待他嘗試了,知道了不可以后,父母的說教會更有力度。
1、孩子的感受被忽略。
有些家長總認為孩子還小,什么事都不懂。從來不給孩子發表意見。其實這會令孩子變得不聽話的,孩子會覺得自己不被重視,長遠下來會變得反叛的。所以家長應該用平等的方式對待孩子,多讓孩子發表一下自己意見,和孩子一起討論問題,當孩子的意見被采納相對來說他們會更加愿意去參與,而且會更用心去做。
2、孩子沒有選擇權。
隨著孩子不斷長大自我意識不斷提高,漸漸會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興趣等。而站在家長的角度,總希望孩子能夠成材,認為自己為孩子做的都是最好的,為孩子規劃好一切,要求孩子照著辦。阻止孩子自己的意愿去嘗試,從而令孩子產生挫折感,長期下來,孩子就會變得不聽話。所以家長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選擇,而不是要他們服從你的決定。
3、在孩子面前沒有樹立威信
做父母的在與孩子建立親密關系的時候,平時可以嘻嘻哈哈的,但是到了孩子犯錯的時候,要樹立自己的威信。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要嚴肅起來,讓孩子知道犯錯了。平時父母對孩子要講誠信,不能出爾反爾。
4、平時給孩子的陪伴太少了
如果做爸爸媽媽的平時給孩子的陪伴很少,孩子就對爸爸媽媽每次的管教很抵觸,甚至對爸爸媽媽的管教認為是對自己作對。甚至孩子心理都會有點不服氣,你們平時不陪我,到了管教我的時候這么上心,每次和孩子說話都像是在指教一樣。所以做父母的平時要多陪伴孩子,多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理解孩子。
當孩子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孩子自然會聽話,所以,家長要積極行動起來,耐心引導孩子。以上就是關于小孩老是不聽話要怎樣去教育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