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7-27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當孩子正處于叛逆期的時候,一味打罵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家長要找到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耐心引導。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小孩講道理不聽打罵也沒用這個問題。
1、陪伴孩子。我始終認為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陪伴孩子不是你在玩著手機,孩子在一旁看著,真正的陪伴是放下手機心無旁騖的陪孩子玩耍。
2、平等的對待孩子。將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像朋友一樣對待,凡事多詢問他的意見,以商量的口吻說話,而少用命令的口氣,孩子就會感覺到你對他的尊重,他也會更信任你。
3、信任孩子。父母應該相信自己的孩子,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責罵,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不要插手,讓孩子自己去完成,對孩子說“你能行”“我相信你可以做到。”
4、給孩子自由的空間。父母不應過多的限制孩子,要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試著讓孩子自己安排時間,自己寫作業,父母必須在適當的時間放手,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5、父母以身作則。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都來自父母的示范,所以父母如果不喜歡孩子身上的某些習慣,就得自己先做出改變。
1、控制自己的情緒,承認孩子的脾氣
我們常常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忽視孩子的感受,這是很多父母及教師的一個弊病。孩子在情緒激動時,聽不進任何意見。
因為你在吼叫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是被封閉的,因為心理保護機制會讓孩子進行自我保護。當孩子耍性子不聽話時,可以嘗試著說:“你現在是不是有點生氣?”“你現在是不是有點不滿?”也就是替孩子說出內心的情緒。
2、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3、不打不罵,選擇正確的溝通方式
面對怎么說都不聽的孩子,用“狠話”威脅他們,這是很多父母慣用的套路。再不走,就把你一個人扔在這里。狠話”一出,因為畏懼孩子立刻就有所收斂。
但是,這個“大招”不能長期使用。使用的越頻繁,失效的也就越快。大聲威脅的次數多了之后,孩子就會習慣,看似在聽你說,其實注意力早已經游離到別處去了,根本不在乎你在說什么。
4、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么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
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5、簡單干脆地要求孩子怎樣做
對孩子提出要求一定要干脆而堅決,不能拖泥帶水。嘮叨只會讓孩子由較初的內疚不安轉變為不耐煩。當不耐煩隨著被說的次數以幾何倍數增加時,孩子就會產生“對抗”心理。說得越多,孩子就會用“不聽話”來報復父母。
6、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此時,建議家長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對待孩子的教育,家長一定要耐心,掌握好正確的方式方法,耐心引導和管教。以上就是關于小孩講道理不聽打罵也沒用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