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02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相信大多數父母都經歷過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當孩子發脾氣時,有的父母一著急,直接暴跳如雷,這樣是不好的。作為家長應該耐心的去發現原因,再來積極的引導。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小孩喜歡發脾氣是什么原因。
伴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很多家長發現,原來脾氣溫和的孩子,突然脾氣越來越大,動不動就發火,其實想要解決孩子的問題,就要先弄清楚孩子為什么容易發脾氣。
1、家長的教育方式
首先可能和父母的教養方式有關,如果平時沒有正確的引導孩子,可能導致孩子出現以自我為中心,如果不能滿足需求,會出現脾氣暴躁易怒。
2、父母處理問題簡單粗暴,激起孩子的壞脾氣
在傳統的家庭觀念里,父母往往認為孩子必須聽大人的話,如果孩子不聽話,大人就會粗暴打壓。正是這種簡單粗暴的處理問題的方式,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壞脾氣。
3、屬于正常的心理常態
到了青春期孩子的第二特征以及心理會發生急劇的改變,同時大腦前額的葉皮層也是處于生長發育的階段,孩子容易出現神經上的沖動。在正常情況下大腦前額葉皮層發育比較晚,這樣就會讓孩子出現判斷力下降以及脾氣暴躁。
4、孩子有強烈的自我意識
到了青春期孩子的心智會慢慢的發育成熟,同時自我意識也會增強,內心世界會發生一定的改變,只是想要擺脫父母的控制,所以會慢慢的產生逆反的心理,有一些孩子會以脾氣暴躁的方式來發泄出自己的不滿以及叛逆。
5、父母口無遮攔,無意中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說話不注意,口無遮攔,比如: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嘲笑孩子的某個缺點,指責孩子的不足,結果,孩子火冒三丈,而父母無形中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還渾然不知。
很多家長反映自家孩子脾氣很大,說不得、打不得,不知道該怎么辦?其實孩子經常發脾氣、脾氣大、講話不聽。是孩子情緒管理的問題。家長平時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
1、讓孩子正確認識情緒
家長需要讓孩子學習到,憤怒每個人都會有,是很正常的情緒,但是如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給他人帶來傷害,是很重要的。
2、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
孩子畢竟年齡還小,他對情緒的控制能力并不能和大人相比較,有時候孩子只是想發泄一下情緒,所以父母們要懂得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給孩子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責罵。
3、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提供一個新的游戲、一本新書或一個新玩具。有時用換地方這樣的簡單方法就能預防發脾氣。如:把孩子帶出房間轉移他的注意力。
4、適當溝通,教會孩子正確發泄情緒
當孩子發完脾氣后,等孩子冷靜下來時,父母可以跟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因為什么事情而發脾氣。如果孩子只是情緒不佳,發脾氣只是為了發泄情緒時,父母可以教孩子正確發泄情緒的方法。
5、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有的孩子發脾氣,是因為自己不懂怎樣應對,或者是沒有能力克服困難,這是在向父母求助,只是他表達的方式不對。
因此,不要把孩子發脾氣的行為理解為簡單的不懂事,父母及時的給孩子以幫助,既能讓孩子的情緒得到緩解,也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提高他戰勝困難的信心。
6、父母要以身作則,樹立好榜樣
大多數孩子的暴脾氣,都是學習父母的。父母要想孩子脾氣好,首先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脾氣的榜樣。父母要做到平時不在孩子面前亂發脾氣,做一個情緒溫和,富有正能量的父母。
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愛發脾氣,不少家長為了盡快安撫孩子的情緒,都會去選擇讓步,滿足孩子的要求。這種做法,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孩子會學會得寸進尺,不懂得滿足,越演越烈。
1、細心地引導,但是不能向孩子妥協。
有些父母為了平息孩子的憤怒,經常向孩子妥協,滿足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又或者當孩子大發脾氣、大喊大叫、摔東西時,不敢制止孩子,而是一味地哄孩子,這都是不可取的。
2、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父母應該收斂自己的粗暴言行,不要以暴制暴,不然會適得其反。當孩子發脾氣時保持冷靜,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在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去教育孩子。
3、和孩子制定規則,并且堅持下去。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因此,建議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遵守共同的約定。和孩子約定,不論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在家里亂發脾氣,更不能摔東西。要讓孩子認識到亂發脾氣是要付出代價的。
4、家長要選擇合適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性別、年齡以及,心理發展來選擇合適的交易方式,不能過度的愛護以及管教,也不能過分的依賴于孩子的一些小要求,要讓他們養成自立自愛自強的能力。同時要學會尊重孩子,培養良好的個人體質和素質。
每個人都會有有情緒的時候,面對孩子愛發脾氣,家長要多去理解和包容,保持耐心,積極引導。以上就是關于小孩喜歡發脾氣是什么原因的看法,感謝閱讀!
上一篇:12歲女兒脾氣特別暴躁
下一篇:12歲女孩脾氣暴躁易怒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