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02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現在家長對孩子的過度寵溺,導致不少孩子在家常常出現生氣發脾氣的情況。一遇到不滿意的事情就隨意的發泄出來,很讓家長頭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遇到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怎么辦。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會遇到孩子遇到不開心的事,比如孩子喜歡發脾氣,很多家長會選擇對孩子一頓責罵,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并不正確,家長要耐心引導,理性教育。
1、了解原因
在孩子出現偏激易怒的情緒的時候家長應該積極了解清楚孩子出現相關問題的原因,不要單純的當做是孩子不聽話,否則錯誤的看法會使得家長對孩子的負面情緒不及時進行干預,最終發展成為嚴重的情緒問題。
2、不要輕易刺激孩子
性格偏激的孩子,自尊心很強,很敏感,在孩子不順心和不如意的時候家長不要盲目的給孩子講道理,孩子不懂什么道理,家長講道理反而讓孩子覺得家長在指責孩子,所以家長不要在孩子不順心不高興的時候刺激孩子的心理。
3、注意力轉移法
孩子偏激易怒是家長們很苦惱的事情,一般對于孩子來說,講道理是根本行不通的,如果是態度強硬,會搞氣氛很尷尬,最好的辦法就是注意力轉移法,即讓孩子得到了從未感受過的新鮮感,又不會違背家長的意愿。
4、正確回應孩子不要硬碰硬
對于孩子偏激易怒的情緒,在孩子生氣的時候,我們大人也難免會跟孩子一起生氣。但是孩子生氣是因為某件事情生氣,而我們生氣是因為孩子一直在生氣。當孩子生氣的時候,我們不要去跟孩子生氣,我們應該去回應孩子。
我們要告訴孩子,我們已經知道孩子在生氣了,并且詢問孩子生氣的原因,讓孩子把生氣的感覺說出來,孩子就會好很多,我們要找到一個正確的釋放的窗口,然后我們才會覺得自己做的非常好。
自己的情緒沒有那么激烈,孩子也是這樣,我們要讓孩子把他的感覺說出來。孩子會認為我們已經知道了,并且我們要跟孩子談心,讓孩子知道不要這么生氣,生氣是對身體有害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去找解決這件問題的辦法,而不是一味的生氣。
對于孩子愛發脾氣的問題,家長平時要多與孩子溝通,針對這一問題對孩子進行開導與溝通,有效減輕孩子發怒的情緒,幫助孩子正確疏導壞情緒。
1、首先,家長需要想辦法讓孩子冷靜下來。
當孩子發脾氣摔東西時,不去管他,等他徹底冷靜下來后,跟他好好溝通。在和他溝通的時候,發現他還是不聽你說的話,就讓他一個人待著,直到愿意和你溝通。
2、其次,我們需要幫助孩子了解情緒。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她只是在宣泄情緒,但內心并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心理變化更不懂得自己的行為代表了什么情緒。
父母可以在平時多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讓孩子能夠全面細致地理解不同情緒的含義,例如父母平時在陪孩子玩耍的過程中就可以嘗試做一些簡單的情緒面部表情,生氣的時候會皺著眉頭、開心的時候會大笑,緊張的時候會小心翼翼等等,讓孩子更容易理解。
當孩子生氣的時候要幫助孩子理順思路,找到讓自己生氣發脾氣的真正原因。例如孩子吃飯過程中發脾氣并不是因為飯菜不合口味,而是孩子使用勺子的過程不順利,想吃的菜總是吃不到口,于是孩子就會煩躁發脾氣。只有孩子能夠了解到自己的情緒才能夠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情緒。
3、然后,我們也可以給孩子一個宣泄角。
孩子發脾氣扔東西,主要是控制不住情緒,還有就是對東西的價值沒有概念,不知道哪些貴重,哪些不能摔。
如果家長給孩子布置一個“宣泄角”,在家里開辟出一個區域,里面布置上軟一些的抱枕、毛絨玩具等,讓孩子生氣的時候去這個區域,隨意摔打這些被允許摔打出氣的東西,對孩子快速安靜下來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
4、再次,教育是關鍵。
在這段時期里,家長要放棄那種不分青紅皂白的強硬態度。應該看到,孩子的“反抗”行為正是促進他們能力發展的心理動力。家長應及時抓住這一時機,對孩子的某些良好的行為給予適當的鼓勵,以促進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促進孩子能力的發展。
5、最后,我們可以管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假如孩子因為某件事令你感到暴躁,這時不要急于和孩子溝通,先找個地方冷靜一下,等情緒平穩之后再進行溝通。因為想要孩子不發脾氣,我們就要管好自己的情緒,盡量用溫和的態度和孩子溝通,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生活中一些孩子的脾氣確實非常的暴躁,一點小氣就出現發脾氣,甚至是摔東西的行為,這種狀況讓父母摸不著頭腦。因此對于孩子的教育,應該先了解為什么會發脾氣!
1、父母的情緒影響孩子。
父母的情緒影響也會影響孩子,從而讓其出現脾氣暴躁的問題。如果家長在平時生活當中不太注重個人言行的控制,經常和其他人大聲吵架,那么就會循序漸進的對孩子造成影響,從而讓其也出現脾氣暴躁的現象。為了防止這種狀況發生,建議父母在平時生活當中不要錯誤的引導孩子。
2、可能是在尋求關注。
所有的孩子都渴望父母關注,為了得到這種關注,每個孩子的表現都不一樣,有的孩子是不停地黏著父母,有的孩子會不停地找爸爸媽媽說話,還有的孩子用調皮搗蛋的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
3、父母對孩子要求過分嚴格。
孩子稍有過錯或沒有按要求去做或做的不好,父母就嚴加訓斥甚至把孩子狠狠地揍一頓。這種做法會造成兩種不良結果。
其一,使孩子感到不滿和壓抑,這種不滿和壓抑會在以后的某種場合中表現出來;其二,父母的舉動,為孩子提供了一個效仿的榜樣,一旦環境適當,孩子也會表現出同樣的暴躁和攻擊性行為。
4、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愛孩子沒有錯,但是過分溺愛,只會助長孩子為所欲為的惡習。家長還是要有威嚴,這樣才能在家庭教育中受到孩子的尊重。一個家庭里,最好有“好人”也有“壞人”。如果孩子大吵大鬧家長就隨意聽從,下次只會故計從施,助長了孩子的壞脾氣。
5、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家長的溺愛導致的,有的孩子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鬧,沒有得到滿足就會發脾氣,而孩子一哭鬧,家長就會妥協,導致孩子越來越放肆,助長孩子的不良脾氣。
碰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讓他單獨在房間里待一會,不要管他是否哭鬧,這樣反復幾次,孩子就會感到自己發脾氣、哭鬧都沒有任何意義,得不到家長的注意,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慢慢地就不再亂發脾氣了。
孩子喜歡發脾氣是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家長要保持平常心去理性的引導,以上就是關于遇到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9歲女孩愛發脾氣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10歲男孩愛生氣脾氣暴躁易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