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03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現在是電子產品泛濫的時代,孩子從小就接觸游戲等網絡產品,但由于定力較差,相較于成年人而言更加容易出現沉迷的情況,甚至為了玩游戲還會選擇去說謊,家長必須提高警覺,耐心的去引導孩子。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孩子沉迷于游戲撒謊怎么辦。
孩子沉迷游戲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家長不能夠引起重視,對孩子行為放任不管,讓孩子行為越演越烈。
1、親子溝通。
家長盡量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溝通協商,就游戲成癮問題進行交流。了解孩子的內心,比如可以知道孩子在玩什么網游,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這類游戲是否真的好玩。鼓勵家長認識到孩子的問題,以及他們在孩子網絡依賴形成和退出中的作用。
2、規定時間。
父母可以和孩子協商并制定一個總體計劃,以逐步減少花在互聯網上的時間,并達到偶爾玩網絡游戲的目的。如果每天在網絡游戲上花費的時間超過8個小時,那么則第一周每天減少為6個小時,第二周每天為4個小時,第三周每天為3個小時,第四周每天為2個小時。
如果孩子能夠按照計劃執行,將會獲得積分,也就是說,每周都會發放適當的積分,并在月底將其兌換成現金或禮物。如果他們沒有這樣做,將處以罰款,但不允許毆打或責罵,而是將減少孩子喜歡的食物,娛樂,看電視或其他活動。這樣,兩個月下來會有明顯改善。
3、培養新的愛好和習慣,轉移注意力。
在放棄某種習慣的時候,這種習慣仍然有很大的誘惑力,這是正常的心理現象。我們需要一個新習慣來取代舊習慣帶來的滿足感。注意培養新的愛好和習慣。家長可以通過鼓勵孩子培養其他興趣,參加各種有趣有意義的活動,來轉移孩子對游戲的注意力。讓孩子知道,人生還有很多層次,自己的人生不必局限于游戲。
4、鼓勵孩子和現實中的同學朋友一起玩。
除了父母自身的引導,孩子同齡人的陪伴也很重要。人是社會性的,如果有好朋友陪著參加其他活動,孩子更容易從網游中走出來。孩子的愛好、想法、習慣會互相“感染”。
5、家長以身作則。
現在的年輕家長都有玩網絡游戲的習慣,但是為了孩子的成長,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能回到家里就是玩網絡游戲,尤其是不能在孩子學習的時間內玩游戲,以此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很多家長發現孩子沉迷游戲無法自拔,家長看到孩子玩游戲就會吼孩子,但即使這樣也沒用,孩子照樣不會聽,甚至還來撒謊。
1、作為家長除了平時要重視培養未成人的適應能力、耐挫力、自信心、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之外,還要讓他們明確上網以學習知識為目的,安排足夠時間讓他們參與社會活動,控制上網時間,加密鎖定不良網站,防止上網成癮。
2、從學校教育來說,應以學生成長為本,關注孩子健康人格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溝通環境,適當減輕學生的壓力。還可以開設第二課堂,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多參加現實生活中的活動,多結交朋友,以減少對網絡的依賴。
3、社會組織機構應負起凈化和優化網絡環境的責任,積極推進網吧行業經營管理的規范化,努力形成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氛圍。
孩子沉迷游戲是很常見的問題,家長往往只看到了表象,卻忽視了背后的原因,作為家長要積極去了解原因,并耐心的引導。
1、父母對孩子使用網絡的偏見讓教育無效
作為家長的成年人,一邊享受著網絡時代帶給我們的便捷,一邊卻對孩子使用網絡的認知還停留在:網絡=游戲,使用網絡就是玩物喪志的觀念里。
2、在家里在學校總是被要求被指責的孩子,網絡成了安全島
許多孩子之所以更親近網絡,是因為他們的需要沒有得到過父母的理解,總是被要求、也總是被指責......現實和內心沒有一個可以依靠的安全島。有的父母只關注學習成績,只是簡單粗暴地給孩子貼個“貪玩”標簽,試想孩子愿意跟這樣的父母溝通嗎?
3、物質豐裕的信息時代,孩子的需求已經改變,家長還停留在過去
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講,生活變得舒適容易,孩子們想通過努力學習改變生活品質的欲望當然被減弱了。吸引00后的事物,早已從過去的“有用”升級到了“有趣”。而家長的教育模式,還停留在你比別人刻苦就會比別人過得好,這種由匱乏生活引導的思維觀念,對富裕環境長大的孩子是完全缺乏誘惑和說服力的。
4、父母自己焦慮,孩子聽不下去
家長把作為家長的生存焦慮簡單地轉移到孩子身上,孩子本來就被老師指正,沒有消化的情緒又被家長點燃,當然會跟家長頂著,這樣的方式也起不到教育的結果,只會讓孩子更反感學校、學習和老師,也反感家長。
孩子沉迷游戲這個問題是普遍現象,家長需要保持平常心,耐心理性的去應對。以上就是關于孩子沉迷于游戲撒謊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
上一篇:孩子不寫作業說謊怎么辦
下一篇:孩子到了叛逆期老說謊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