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09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如果發現孩子有早戀的問題,家長正確的引導,孩子的早戀不可忽視,這對于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是有極大的影響的,那么我們就來談談怎樣開導早戀的女孩子。
早戀不僅對家長而言很敏感,對孩子而言也是一個十分敏感的話題。當孩子出現早戀傾向時,家長要正確理性的看待。
1、正視早戀
父母首先一定要擺正心態,要意識到早戀并非洪水猛獸,這是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的正常心理現象。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孩子會產生對異性的渴望與關注,朦朧的性意識會轉變為自覺的追求。父母的過度焦慮,會使孩子無所適從或將孩子逼入絕境。
父母要注意區分正常的同學關系和早戀的區別,別隨意給孩子扣上“早戀”的帽子。家長應主動學習青春期心理學,了解孩子的心理動態,與孩子多溝通交流,學會理解孩子,與孩子共情,多關心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這樣孩子有事情也會愿意跟父母溝通。
2、做好性教育
防患于未然,孩子未成年之前,家長至少應該對孩子進行兩次性教育,第一次是在孩子上幼兒園前(兩歲左右),第二次是在青春期前,大致11歲左右。兩次教育的側重點不同,第一次教育側重于讓孩子建立性別意識,懂得男女有別,第二次教育的側重點在于預防和保護。
在我國,性教育方面的話題,還沒有達到公開普及的地步,家長難免會覺得尷尬,遮遮掩掩、神神秘秘,反而會使孩子感覺到不自在。同性家長應主動承擔起教育任務,大方講解,讓孩子明白如何做好預防,保護好自己。
3、正確引導
如果當你發現的時候,孩子已經在戀愛之中了,那么這個時候采取打壓并不會有什么效果,反而會引起反抗。
因此,家長們應該做的是,如何避免孩子因為戀愛影響成績以及如何正確的戀愛。一味圍追堵截起不到好的效果,可能使孩子做出極端的事情,正確引導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早戀是孩子由于好奇、模仿、愛慕、逆反等原因與異性之間形成的一種關系,是心理變化付諸實踐的一種行為,是一種健康的生理、心理變化的結果。
家長發現孩子早戀的時候不能像如臨大敵一樣,立馬要做出嚴厲的反應,立誓把早戀扼殺在搖籃。青春期是一個極其敏感的時期,家長要掌握好恰當的方法合理引導。
1、父母要做好自己的情緒控制,不能簡單粗暴的處理問題。
例如棍棒教育,去學校鬧,私下找對方家長和孩子,這樣做只會加大他的逆反心理。讓他排斥你,認為你剝奪了他的真愛和自尊。
2、父母要做的是溝通和陪伴。
其實大多數人早戀都是家長造成的,自己對孩子不夠關心,沒有時間陪孩子,所以他們在外面需求關注。多陪他們時間長了就自然而然的結束了。
3、告訴孩子什么是責任與愛。
戀愛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事情,但是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還有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比如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和孩子他談,告訴他父母的期望,表明你對孩子的信任,相信他(她)會處理好戀愛和學習的關系。這種信任會讓孩子對你感激而不是怨恨;并往往會促使他們開始像一個“大人”一樣思考。
早戀是青春期很正常的表現,家長需要理性看待,并耐心引導,幫助孩子直面青春期的荷爾蒙涌動。
1、不必嚴防死守。
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家長切不可以詆毀愛情,更不可以貶低孩子的交往對象,切不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破壞孩子的情感價值觀。所以當孩子出現早戀問題時,無需嚴防死守,更不可以貶低孩子的行為,甚至強行破壞孩子的愛情。
2、尊重和理解是前提。
各位家長也曾經年輕過,自己的中學時代,必然也有讓你心儀不已的暗戀對象,回憶一下,當時的自己是如何看待和處理這份感情的。
相信不少家長當時的行為和孩子相差無幾。青春期,人類性成熟的開始,所以萌動對異性的愛是人之常情。對此,家長要保持理解和尊重的態度。
3、引入正向思考。
對孩子的愛情,保持理解和尊重的同時,也需要告訴孩子,愛情固然美好,但絕對不是生活中的唯一。作為學生,首要任務還是學業,掌握更多的知識,將來才能在社會中立足。
孩子的早戀并不是洪水猛獸,家長不用過度焦慮,針對孩子的問題耐心引導就行。以上就是關于怎樣開導早戀的女孩子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