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15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現在很多家長都反映這樣一個問題,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喜歡獨處,不喜歡和別人說話,這些越來越內向的表現讓家長們都有些擔心,擔心孩子以后不能很好的融入社會。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改變孩子內向的性格。
孩子內向的性格并不是孩子能主導的,這和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息息相關,作為家長,應該多點理解和包容,對孩子多點耐心,積極和孩子溝通和交流。
1、用簡單平和的語氣溝通。
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如果孩子說的內容或是反應態度沒有做到父母的要求。很多時候就會提高自己的嗓門,或是表現出不耐煩的表情。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的不愛溝通和說話。所以父母應該在孩子沒有犯原則性錯誤的時候,不要用嚴厲的語氣去批評或是指責孩子。
2、學會獎勵孩子。
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技能和為此所做出的努力要及時關注及時獎勵,同時要避免無意獎勵不當行為。在訓練初期,孩子往往不能達到家長的指標,即使孩子有一定進步,他們的技能也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為了保持孩子的學習興趣,并漸進的達到目標,家長要注意不斷獎勵孩子的合理努力。
3、多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在生活中往往看到兩種不盡人意的情況,一是家長為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只能服從指令。另一種是家長什么都由著孩子。所謂分享控制權就要防止這兩種極端。
內向的孩子與正常人一樣,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特別有動力,如果孩子有要求想玩某種玩具,家長應該與孩子一起玩,并在玩中談論與這種玩具相關的事,這樣,讓孩子在玩耍中學習。但是,他們有時會做出一些重復機械行為或危險行為,在這些情況下,家長不能任由孩子,而應實行必需的控制或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
4、給孩子學習的自信。
當我們在教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讓他有成就感,這樣更能激發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有去學習和挑戰新技能的勇氣。
5、多與同齡人交往。
相較于父母,孩子可能和同齡人應該更有話說,所以可以多為孩子創造與同齡小朋友交往的機會。比如把小朋友邀請到家里來,讓自己的孩子做一次主人,他們會很樂意招呼自己的小伙伴,這么做可以逐漸孩增強子的自信心,讓他的性格變得開朗起來。
6、家長要多陪伴孩子。
很多孩子內向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導致孩子不愿與人交流。如果家長想要改變孩子這種性格,就必須要多陪伴孩子,積極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讓孩子充滿安全感,這樣孩子慢慢的就會變得活潑起來。
7、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
同齡人之間會有更多的話題,家長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兒,讓孩子多接觸外面的世界,孩子的內心就會被慢慢打開。
8、家長可以做孩子交友的榜樣。
家長的言行會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家長社交保守,那么孩子也不擅長交際,因此需要家長在生活中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做孩子交友的榜樣,可以經常與孩子溝通交流,平常與鄰居、同事、朋友坦誠熱情的交往,為孩子做示范,教孩子一些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慢慢地孩子會形成熱情、開朗、樂于交友的性格。
孩子的性格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處于成長期的孩子性格更具有可塑性,家長一定要在成長的關鍵階段,對孩子的性格進行正確引導和培養。
1、密切同孩子之間的感情。
在培養快樂性格的過程中,友誼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玩耍,讓他們學會愉快融洽的人際交往。
2、主動與孩子交流。
當孩子放學回家時,應主動地與孩子接觸,讓孩子講講幼兒園里的生活,并讓孩子談談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多和孩子進行交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才能對癥下藥,真正幫助到孩子。
3、教孩子調整心理狀態。
應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樂,其秘訣在于有適應力很強的心理狀態,這使他們能很快地從失望中振作起來。在孩子受到某種挫折時,要讓他知道前途總是光明的,并教孩子注意調整心理狀態,使他恢復快樂的心情。
4、讓孩子鍛煉獨立。
爸爸媽媽要創造條件讓孩子去獨立完成某種事情,如買東西、去鄰居家借東西等。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的性格就會比以前開朗多了,可以讓孩子更大膽地去接觸一些他所感興趣的事情,孩子性格內向就會改變。
5、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
平時注意孩子的愛好。為孩子提供各種興趣的選擇,并給予孩子必要的引導,孩子的業余愛好廣泛,自然容易擁有快樂的性格。
6、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滿和諧。
家庭和睦,也是培養孩子快樂性格的一個主要因素。有資料表明,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成年后能幸福生活的比在不幸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要多得多。
7、多帶孩子接觸外界。
很多孩子太過于內向的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太過于孤獨,缺少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所以,想要改變這種狀態,家長就要讓孩子試著多于外界交流。當你經常帶著孩子接觸外界的新鮮事物時會在潛意識里幫助孩子養成一種主動與人溝通的習慣,當他養成了這種習慣之后,再將他放入陌生環境的時候他自己就會與人主動溝通。
每個孩子的性格并不是天生就存在的,這和后天培養息息相關,當孩子性格內向時,家長應該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耐心引導。
1、父母千萬不可當孩子的面對別人說“這孩子就是膽小內向,沒有出息。”等消極暗示的話,這些話只能讓孩子失去自信,認為自己也許天生就是這樣了。
2、孩子性格內向,除遺傳因素外,有的也多少和家庭環境有關。家長除了要注意為孩子創造交友環境,鼓勵孩子多出去參與集體活動外,還要有意制造活躍、歡樂、民主、開放的家庭氣氛。尤其是內向沉靜的家長,很容易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沉悶的家庭不宜培養健康活潑的孩子。因此,父母在家中要做孩子的好朋友,多與孩子交流,比如設計辯論話題,經常與他爭辯輸贏,以此激發孩子的表達欲。
3、允許犯錯誤。如果孩子無意中犯了錯誤,你總是橫加指責,只能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失敗者,認為錯誤是不能犯的,所以做事總是小心翼翼,謹小慎微。只要不是有意犯錯,就該讓孩子大膽嘗試,要允許孩子犯錯誤,敢于犯錯誤,要培養孩子敢于總結教訓、勇于糾錯的精神,在不斷的實踐中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
4、成年人應十分尊重孩子,家里來客人要帶孩子一起接送,客人要與孩子問好、再見、禮貌相待。不要強迫孩子叫人(禮貌地稱呼),只要家長熱情示范,適時鼓勵孩子,孩子就會大方叫人。不可在客人面前勉強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強迫,是對孩子不尊重,反而使他不大方,不禮貌。
孩子性格內向并不利于孩子今后的人際交往,家長要耐心引導孩子,培養開朗大方的性格。以上就是關于如何改變孩子內向的性格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