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15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學生厭學,無論對老師還是對家長來說,都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可是光頭疼解決不了問題,對于孩子厭學,一定要積極的想辦法處理,對孩子積極的引導和教育。下面我們就來談談男孩厭學怎么辦。
孩子出現厭學的問題,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在無理取鬧,多去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給予孩子理解和包容。
1、孩子厭學一定是有原因的,當老師的首先要和學生談心,建立學生心理檔案,詳細了解分析引發孩子厭學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然后耐心的采用引導法,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讓孩子慢慢說出導致他厭學的內心郁結之所在。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一定做到少貶多褒,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戒驕戒躁。老話講,緊了豆腐慢了渣。要把握好火候才行。
2、當老師的單打獨斗是不行的,要跟家長擰成一股繩,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所以老師要與家長保持聯系,了解厭學生家庭的多方面背景,和家長共同探討制定措施,創設引導學生學習的良好家庭氛圍。讓孩子覺得沒有被放棄
3、班主任老師要多和各任課老師進行溝通,對厭學生適當減輕課業負擔,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積極補救措施,利用自己所任學科特點,對厭學生施以積極的心理影響,助其消除厭學情緒。
4、多組織幾次學校活動和班級活動,像心理講座、歌舞晚會、籃球比賽這些都可以。這樣的活動有助于增強班級凝聚力,更有助于消除學生厭學情緒,從而增強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就有可能樹立遠大的理想。有了遠大的理想才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在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因勢利導,幫助他們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標準、明確學習目的、轉變學習態度,從而在內心深處形成學習的動力,發自肺腑地產生對學習的渴望。
學校生活對于孩子自然健康的發展,以及學習相應的知識技能,適應社會是至關重要的。當孩子總是出現厭學情緒,這對于孩子的成長是沒有好處的,家長要積極引導孩子重拾學習興趣。
1、如果孩子感到學習太緊張,壓力太大,擔心自己考不好。則告訴孩子不必把名次看得太重要,只要盡力就好,如果是已經很用功,還是考不好,就有可能是學習方法不對,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分析怎么能有效地學習,和孩子一起找到好的方法,助孩子一臂之力。
2、減輕學生的心理和課業壓力。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許多老師和家長往往給予孩子他們不必要的負擔和壓力。造成孩子心理的反感和抵觸,當孩子承受不住的時候,厭學就會產生,嚴重的干脆離家出走。因此,老師和家長應該盡量減輕厭學學生的負擔,做到寓教于樂,因材施教。
3、孩子不愛學習,家長不要經常批評他們,要學會多鼓勵和贊美他們,孩子聽到這些話,會受到鼓舞,積極的去學習,隨著自己一點一點的進步,對自己充滿信心,體會到進步與贊美給他們帶來的喜悅與動力,對學習變的感興趣。
4、厭學的同學要給自己定一個適當的學習目標,剛開始目標不要過高,過高的目標容易使自己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當然,目標太低則起不到應有的激勵作用。所以,同學們確立學習目標必須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
當孩子有了厭學的情緒時,家長不要一味的責怪孩子,多去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從孩子內心深處探尋原因。
1、因為師生關系不好造成厭學,一些老師對優生和差生對待差異較大,客觀的造成孩子學習機會不均,從而讓成績不好的孩子對學習越來越沒有興趣,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所以一度厭學。這樣的話,家長要多跟孩子溝通,多和孩子一起學習,幫助他一起進步。
2、孩子在跟同學的比較過程中,發現自己學習上的劣勢或成績不如其他同學,他就會有一個期望值上的不滿意,出現失望的心理,從而引發了厭學的情緒。
3、當學生對學習缺乏足夠的認識,沒有任何需求的時候,他們是不可能熱愛學習的。其中有兩個層次的因素,淺層因素是無動機,即對學習沒有需求欲,因而沒有動機來啟動學習,而貪玩好動的天性主宰了他們的學習生活。深層的因素則是負動機,這部分學生對學習有認識,但其看法是消極的,甚至是錯誤的,他們從家庭或者社會那里接受了某些錯誤思想,認為讀書是苦差事,讀書無大用,沒有讀書照樣可以做生意賺大錢。
面對厭學的孩子,家長不要操之過急,掌握好合適的方法耐心引導。以上就是關于男孩厭學怎么辦的建議,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