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老師
2022-08-16TA幫助家長解決了 條親子問題
生活中孩子脾氣比較急躁,通常表現在得不到滿足時,就喜歡發脾氣,不愿意等待。這可能與心理學上所說的每個人天生氣質有關,也可能是后天父母養育過程中一些原因導致的。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小女孩性格暴躁是什么原因。
很多孩子的情緒并不是無緣無故來的,一定是有著背后的原因,家長要積極的去引導孩子表達訴求,合理控制情緒,耐心引導。
1、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由于家長的溺愛,有的孩子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鬧,沒有得到滿足就會發脾氣。
2、沒有受到足夠重視
有時候當孩子喋喋不休地向家長講述某件趣事時,家長們卻常因忙于自己的事情,漫不經心的點點頭或哼哼兩聲,那么孩子會十分惱火的。
3、受父母影響
如果父母的脾氣本來就不好,寶寶也不會好到哪里去。此外,父母教育態度不一,一個管教一個袒護,這會使覺得寶寶有了“靠山”,也會出現無所顧忌、動輒哭鬧的現象。對于這種情況,就只能要求父母首先從自身做起了。
4、感到恐懼或受到傷害
無論兒童還是成年人,大部分憤怒來源于恐懼。當一個人感覺受到威脅,無論是人身安全受到威脅還是價值觀受到威脅,都會本能地感到恐懼,繼而轉化為脾氣,宣泄出來。
5、家庭影響
有的父母自身脾氣就很差,在孩子面前的時候還不懂的收斂,每一次大發雷霆,孩子都是看在眼里的。幼小的孩童就像一張白紙,天生就有超強的模仿能力。你們的一言一行,無不都是在言傳身教。
6、過分溺愛孩子
被過分寵溺的孩子,他在你面前不管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要求總是有求必應,無論他做什么都不會受到限制和管束,慢慢的孩子就變得無法無天。當遇到什么不對他心的事情時,就會變本加厲的對你亂發脾氣!
7、不被理解
當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有問題,孩子在你那里想獲得的需求都沒有被滿足被理解。你總是不懂孩子,孩子一直被壓抑著的真正需求慢慢都會演變成被壓抑著的情緒。和你交流時他的情緒就會越來越大,脾氣越來越暴躁。
很多家長反映自家孩子脾氣很大,說不得、打不得,不知道該怎么辦,其實孩子經常發脾氣、脾氣大、講話不聽,是孩子情緒管理的問題。家長平時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
1、孩子身體勞累疲倦。
導致身體疲累的原因可能是睡眠不足、疲勞過度等,現在的學生,尤其是初中、高中學生,學習任務繁重,睡眠不夠,長期下來體力不足以支持過久,身體疲累,令人容易發怒。
2、生理健康問題。
身體不適、生病了都會影響孩子情緒控制能力。一些孩子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亦容易失去自制能力。
還有在生病期間,孩子受到的待遇特殊,一旦病好了,特殊待遇取消了,但在她頭腦中并沒有取消,于是也會發脾氣。
3、父母潛移默化的榜樣示范。
很多父母、或者老師遇事很容易大發雷霆,若父母或老師容易發怒,身邊的孩子會模仿他們,逐漸形成了愛發脾氣的性格。
當孩子的性格暴躁時,家長千萬要保持冷靜,耐心的引導孩子,對孩子的情緒積極的疏導,給予理解和包容,多交流和溝通。
1、家長學會控制情緒。
孩子很容易被大人的情緒感染,也會模仿大人和大人學習。所以,如果家長們情緒很大,愛發脾氣,那么孩子也會被影響。
當孩子遇到不順心、討厭的事情時,也會采取發脾氣的方法來宣泄自己的情緒。因此,如果孩子做錯了,家長們一定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不要在孩子面前發脾氣。
2、學會溝通。
家長們要懂得溝通,用語言來化解孩子的壞脾氣,尤其是孩子發完脾氣后,不要“冷處理”孩子,而是主動的迎上去。
3、給孩子尊嚴。
孩子也需要尊嚴,希望得到尊重,就算孩子犯錯了,家長也應給予孩子尊重。當孩子犯錯誤時,不要逼迫孩子承認,不要喋喋不休抓住這個錯誤不放。
要給孩子彌補錯誤的機會,給孩子尊重,不要以為小孩子是不需要面子和尊嚴的。因為這樣不僅起不到家長想要的教育作用,反而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4、教孩子正確的宣泄情緒。
如果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發脾氣,那么家長可以先觀察,不要打擾孩子。等孩子冷靜下來,再去詢問原因,并哄哄孩子,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心理是很脆弱的。
教孩子如何正確的宣泄情緒,比如和家長們說說,發泄出來,找好朋友一起出去玩,玩喜歡的游戲、看喜歡的電視節目等等。讓孩子學會遠離負面情緒。
孩子有情緒并不奇怪,家長要理性應對孩子的暴躁,不要切勿以暴制暴。以上就是關于小女孩性格暴躁是什么原因的看法,感謝閱讀!